那么,淮海战役的总前委担负起了这个责任了么?
回答是肯定的!他们不仅担负起了这个责任,而且把这个责任延续到了渡江战役乃至渡江战役后的“京沪杭战役”。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中,他们不仅从全局统筹了对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兵团的配合作战——包括指挥中野主力举行的徐蚌线作战,尾击和阻滞黄维兵团的作战,以及豫皖苏军区对徐蚌线的破击作战,而且还就第二阶段的作战对象、目标进行了预判和熟筹——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在战役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除了切实组织了中野主力在华野一部和特种兵纵队配合下歼灭黄维兵团的作战,以及歼灭黄维兵团后阻击李延年兵团北犯外,还统筹了三大战略区域对淮海战役的支援力量,并且直接组织恢复平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运输和运力,确保华北地区支前的装备和粮草的前运……,等等。
由于总前委五个成员分在两处,中央军委又指定了总前委三个常委主持全部工作且授予了临机处置一切的全权。所以总前委作为一个短小精干的指挥中心,没有叠床加屋成立专设的附属机关或机构,而是直接通过中原野战军司令部电台与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首长以及中原野战军各部沟通联系,作出指示和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简捷实效的指挥方式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是常见的——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很多战争指挥者都曾经使用过这种简便使用的指挥方式。
有人以淮海战役总前委没有发出过一份总前委署名的指挥文电,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是在第二阶段作战结束才举行的——也是战役开始以来总前委全体成员的第一次晤面和会合,所以认为总前委在淮海战役期间实际上并没有开展工作,也并没有担负起指挥责任。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就战役指挥而言,是不是担负了指挥责任,首先要看这个(些)指挥者是不是有上级指挥机关的明令授权或确权——就淮海战役而言,就是淮海战役战场全局指挥员(部)是不是有中央军委对战役全局指挥责任的明令授权或确权,而对于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再三明确过的!
其次,如果没有上级指挥机关的明令授权和确权,那就要看他们是不是实际上担负起了战场全局的指挥责任!而对于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来说,答案也是肯定的:无论是徐蚌线作战,还是战役关键环节第二阶段作战对象和目标的选择和确认上,总前委常委的全场指挥协调作用,都是明明白白确凿无疑的!刘陈邓最重要的职务是中原局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和常委,在战役中则是被中央军委明令授权和确权的总前委常委,而不仅仅是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副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刘陈邓与粟裕,不是平行的两大野战军指挥员的关系,而是上级与下级的隶属关系。刘陈邓与粟裕之间电报往来的商榷征询语气,与最高统帅毛泽东与各战区领导人之间往来电报的商榷征询语气,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只能说明他们彼此间的相互尊重和将帅协谋的态度,说明不了别的。而在这个时期,粟裕有过多份“请示”、“当否请示”、“均即请示”乃至“请刘陈邓指示”、“我们完全同意刘陈邓指示”、“我们当遵命……”、“遵刘陈邓部署”的电报,刘陈邓对粟裕也有过指派任务的“请部署……”、“望布置……”“如何执行请复”的电报——这实际上已经说明了他们相互间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
在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酝酿探讨中,刘陈邓的“临机处置一切”之权,再一次被明确![1]
同时也说明了总前委的作用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实际上,从毛泽东本人到各战区将帅之间,在讨论策划作战问题时,很少有语气强硬生硬的断然命令方式,大都是商榷征询式语气。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一般都多给对方留足充分思考斟酌的余地,这是毛泽东本人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指挥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他麾下的将帅们。
这,也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或曰: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特色。
据说,建国后到中国来工作的苏军顾问们就特别不理解这种特色:
许多苏联顾问不知道中国军队的传统和实际情况。在作战问题上,尤其是后来的抗美援朝,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来过问一下,我们把情况告诉他,他就要我们这样做、那样做。我们就不是这种作风,即使毛泽东同志那里有什么指示,有什么命令,也不是死巴巴地,总是商量的口气,绝不硬性地说,你们应该这样那样。可是苏联顾问不同。有些指示、命令我们从毛泽东同志那里拿来以后,苏联顾问就说:“这象命令吗?”感到很奇怪,不理解毛泽东同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对下面的事情从来不规定得很死,作战呀,部署呀,战役战术上的组织,等等都是如此。因为他要给下边以机动,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作风。他经常给我们讲,要给干部以机动,因为你上面清楚的事情,底下不一定清楚,下面的具体情况,上面也不一定全知道。所以一般底下来的东西,他都没有多大的修改。[2]
而人民解放军,就是在这样的统帅,在这样的指挥方式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附图
[6-1]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经过要图(来源:《淮海战役综述·文献·大事记·图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年12月第1版。重绘:刘鹤;校核:周军)
[6-2]豫皖苏军区宿蚌路破击——阻击战斗要图(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编印。重绘:刘鹤;校核:周军)
注释
[1]《中央军委完全同意先打黄维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电(1948年11月24日)》,《淮海战役综述·文献·大事记·图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会员)第185页,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该电称:“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2]《聂荣臻回忆录》第734~第735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