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红军长征时期湖南转兵入黔——是红军改变行军方向,是在通道芙蓉会议上开始决定的,而黎平会议则是最终拍板确定的会议!如今却有人对通道会议存疑,在这里一一解剖。
质疑原文:“ '通道会议' 和 '通道转兵' 在目前权威党史叙事中俨然已经成为主流,甚至拍成了影视作品。但细究此说的证据,却发现了这种说法的多个难以自洽之处......"(原文网址:双石|“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的表达是否言之成理?言之属实? - 乌有之乡)
解剖:
首先说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地区规划: 1951年11月20日,原属绥宁县的流源、二江口、马龙、辰囗、双江 、芙蓉、金殿等地域划归通道县。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版地图上,就标明了芙蓉在通道规划的版图内,在人们形成的概念中,自然认为芙蓉就是通道了。因此,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中革军委在芙蓉木林庵召开的 "转兵入黔会议" 也成了“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
中革军委在芙蓉木林庵召开;转兵入黔会议;
作为通道会议叙事的依据,最先源自于刘伯承同志1958年10月22日的《回顾长征》中的一段话:
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会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体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对于 "他(是指毛主席)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 这句话来看,其中一定有场激烈争论的会议,最终才会有 "大部分同志赞同毛主席)的主张" 的结果。这场会议在1958年之后就被称为 "通道会议" 和 "通道转兵会议"。
之所以,在此再交代一个历史常识,旧通道县没有 "芙蓉" 这地方,也不存在有 "转兵" 历史的荣誉。只有新通道,通道侗族自治县才有 "通道会议" 、 "通道转兵会议",而且全名叫 "通道芙蓉转兵会议"
湘江之战后,蒋介石得知红军抢渡湘江消息,马上部署围堵,命令湖南军阀何键阻截红军。何键在通道以北以及绥宁北部地区修筑四道封锁线。部署了十五个师张网以待,坐等红军自投罗网。而博古、李德依然固守事先制定的计划,坚持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
当中央红军西进入湖南后的1934年12月11日,中央军委一(红星纵队,也是野战司令部)、二纵队(红章纵队)分别在流源、辰口宿营,12月11日晚,二局破译了国民党第一兵团总指挥刘建绪部署截击红军的密电,在通道以北的绥宁地区构筑封锁线,防止红军北窜。随“红章纵队”一起行军的毛泽东毛泽东看到二局提供的情报和红军次日行动计划后,异常气愤。
通道转兵地图
12月12日,根据长征上时任军委宣传部长陆定一在长征大事记上记录: “十二日,晴,军委二纵队到芙蓉附近,野战司令部到芙蓉”(以此证军委二纵队先到芙蓉) ; 时任国家政治保卫团政委,随二纵队行军的张南生,长征日记:“十二月十二日到金殿。”(金殿在芙蓉的西边,两地相距约两华里)掌握电台、负责军委与军团纵队的通讯联络,随一纵队行军的长征时任中央军委三局政委伍云甫,他的长征日记也是如此记录: “十二月十二日,晴,大队伍六出发,余守候一分队发 “5363”、“5413”、“5458” 等电台报,下午到达芙蓉宿营”(证明了野战司令部后到达芙蓉)。
无独有偶,这三位跟随中央军委一、二纵队(一纵为红星纵队、也是野战司令部),二纵为红章纵队)行军的历史见证人,所记载的十二日一、二纵队的宿营地点完全是一致的,这不仅他们互相之间作了印证,而且完全证实了1934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一、二纵队的宿营地是芙蓉与金殿之间。
当时中央军委一、二纵队宿营地确定芙蓉金殿后,是否召开过 "通道芙蓉转兵会议"?就得看看1934年12月12日晚19时半,中革军委下达给各军团、纵队首长“万万火急”的命令,作出继续西进的部署,一军团相机进占黎平,三军团主力进至牙屯堡等地,军委一、二纵队前进到播阳以北区域。署名 "军委" 的电令电报份量与权威性有多重要?是在长征以来实属罕见!
当时从芙蓉木林庵发岀的中革军委“万万火急”电令
中央军委三局政委伍云甫长征日记写到:十三日晴、自芙蓉出发,经芦[炉]溪进入播阳所(关键在这里,证明中央军委司令部电台没有去其它地方停留,直接从芙蓉去了播阳)。
综合上述,刘伯承同志1958年10月22日的《回顾长征》中提到 "他(是指毛主席)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 的那句话来结合当年12月12日署名 "军委" 的“万万火急”电令来分析,可以肯定了当时在芙蓉召开了一次权威性很重要的会议,而是中央军委级别的会议,这就是后来称作 "通道芙蓉转兵会议"!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