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少将杨汉林在桂东八面山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字号+作者:郭谦贵 来源:民族复兴网 2018-06-05 16:1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杨汉林(1915年-1985年)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少将。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

  杨汉林(1915年-1985年)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少将。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flV品论天涯网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二军政治部组织干事,粤赣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粤赣游击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中共湘南资(兴)汝(城)桂(东)边区县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flV品论天涯网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组织干事,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九旅五十六团政治处主任,和(县)含(山)支队兼皖江军区和含(第4)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flV品论天涯网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七师政治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十四军第一○一师、第一○○师政治委员。flV品论天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野战军高炮师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苏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flV品论天涯网

  一、坚持三年游击战争flV品论天涯网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杨汉林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flV品论天涯网

  1935年3月,杨汉林被编入红军湘粤赣游击支队,转战到湘南天台山的支脉八面山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flV品论天涯网

  1935年9月,游击支队和中共中央分局失去联系,又与湘南特委失去联系。游击支队进入了最艰苦的环境。杨汉林和曾昭墟等同志,在队员们的推举下,担任起领导工作。他们主动和中共湘南资(兴)汝(城)桂(东)边区县委取得联系,共同坚持桂东八面山区的游击战争,杨汉林还先后兼任资汝桂县委的组织部长和书记。flV品论天涯网

  在千方百计寻找中共中央分局和湘南特委失败后,杨汉林同志一再教育大家:“上级党组织是不会忘记我们的。”flV品论天涯网

  二、慎重考察陌生人flV品论天涯网

  一天,桂东八面山桃寮村一位群众跑来报告,说他们村来了一个陌生人,到处打听红军游击队的下落。杨汉林思虑再三认为不要轻易下结论,说不定是上级党派来的。杨汉林决定把他留在游击队里观察一个时期,再作判断。flV品论天涯网

  可是一天一夜行军后,大家脱下衣服晾在草地上,可他却身着湿衣服不肯脱。同志们就更加怀疑了。曾昭墟和杨汉林把他找来,开门见山把疑问提出来。原来他身上藏的是主力红军给湘黔边境那支部队送去的密电码。flV品论天涯网

  这一来,疑问全消除了。这真是有惊无险。幸亏杨汉林和曾昭墟等同志慎重行事,否则就伤害了这个同志的生命。根据形势的变化,他们适时转变了斗争策略,积极地深入白区召开群众大会,讲解当前形势,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flV品论天涯网

  粉碎清剿,拒绝诱惑。1937年的上半年,敌人在湘南又实行大规模的“清剿”。杨汉林等在群众的掩护、支援和帮助下,粉碎了敌人的“清剿”,不断扩大部队。杨汉林还坚决拒绝了沙田、四都等地地方政权的军饷、制服等一切高官厚禄的诱惑,坚持了革命立场。flV品论天涯网

  1937年9月,陈毅派人找到了坚持在八面山的杨汉林游击队。1938年初,湘粤赣游击支队在杨汉林等同志的领导下,由桂东沙田出发,直奔江西大余池江镇集中。不久,部队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开赴苏南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军英勇作战。flV品论天涯网

  三、“皖南事变”突出重围flV品论天涯网

  皖南事变中,杨汉林是新四军营级干部。他带领所部英勇奋战,充分发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钻山战术与敌人巧妙周旋,躲过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弹药没有了,凭着刺刀和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格斗,终于杀开了血路突围出去,并千方百计找到了上级领导机关。flV品论天涯网

  杨汉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江苏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年因病在南京逝世。开国少将杨汉林一生的传奇经历,正是:三年游击创奇迹,八面山上逞英豪。flV品论天涯网

  地处桂东东、西部的桂东游击区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支点之一。杨汉林则是曾在桂东八面山坚持革命的将星之一。flV品论天涯网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fl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