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海军参建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始末

字号+作者:邓文方 来源:解放军报 2018-10-14 09:37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驶入浩瀚的太平洋向南极进发。资料照片 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员一起为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奠基。资料照片 海'...

1.jpgxmz品论天涯网

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驶入浩瀚的太平洋向南极进发。资料照片xmz品论天涯网

2.jpgxmz品论天涯网

 xmz品论天涯网

 xmz品论天涯网

海军官兵和考察队员一起为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奠基。资料照片xmz品论天涯网

3.jpgxmz品论天涯网

 xmz品论天涯网

 xmz品论天涯网

海军官兵在刚落成的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前合影留念。资料照片xmz品论天涯网

 xmz品论天涯网

  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4月10日,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179号直升机组共308名海军官兵,参加了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他们和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及全体考察队员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多项考察任务,在亘古冰封的南极大陆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谱写了一曲征服南极的壮丽凯歌,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的一项空白。当时,我作为本报的特派记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不平凡的远征。时间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xmz品论天涯网

  “625”考察编队的由来xmz品论天涯网

  南极洲,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大陆,曾吸引了许多国家的探险家去探索它的奥秘。到20世纪80年代,已有16个国家在那里建立了近40个常年考察站和100个夏季站,可是中国在南极却一直还是空白。1983年5月,我国决定加入《南极条约》,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但是由于在南极洲没有建立自己的考察站,不能独立开展科学考察活动,每次召开南极条约国际会议,当讨论南极事务重大问题时,会议执行主席就会宣布:“现在要进行大会表决,请缔约国的代表到休息室喝咖啡”。这种令人难堪的待遇,使中国代表感到耻辱的同时,也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有我国不是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事务中,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与我们10多亿人口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1984年1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率领中国南极考察代表团,到南极进行中国在南极洲建立考察站做可行性实地考察。他们用了17天时间,乘坐阿根廷考察船和雪地车,行程9000多公里,先后对那里的地形地貌、气候变化、冰盖、冰山、动植物以及外国考察站建设情况进行考察,结果使他坚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南极洲建立自己的考察站。xmz品论天涯网

  1984年3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海军和国家海洋局,联名向国务院写出报告,建议尽快进行首次南极考察,并提出了考察和建站的实施方案。报告送到中南海,国务院领导仔细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汇报,详尽了解了各方面的情况,6月25日,批准了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和建立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的计划。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把中国南极考察编队定名为“625”编队。编队由两船、两队组成。两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两艘万吨巨轮。一艘是“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一艘是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两队包括南极洲考察队和南大洋考察队。整个编队共591人,其中有近百名各专业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308名海军官兵,还有随船采访记者。xmz品论天涯网

  一次充满艰险的远征xmz品论天涯网

  几位具有丰富远航经验的海军航海专家,经过精心研究,反复论证,在一张淡蓝色的海图上画出一条深红色的航线。这是一条何等漫长而又充满艰险的航线呀!编队在一个月之内要横渡浩瀚的太平洋,穿越93个纬度,跨过180个经度,中间不停靠任何港口,直插南美大陆最南端的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往返航程23000多海里,等于绕地球赤道一周还多。途中,船队要航经两个台风生成区、数个岛礁区和狭窄水道;穿越“咆哮的西风带”;闯过被人称为“航海家坟墓”的德雷克海峡;在南极海域,风向不定的强大气旋,突然出现的浮冰和巨大冰山,都会严重威胁船只安全。xmz品论天涯网

  面对危险,海军官兵早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们知道,南极考察是一项充满危险的事业,是和牺牲紧紧联在一起的,为了填补祖国科学考察的空白,他们无所畏惧。接受任务以后,船上准备了尸体袋;有人给家里寄去自己的照片;有人悄悄给亲人留下遗书。年轻军官潘建新,在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启航前,他的父亲——一位海军舰队指挥员,因病去世了。弥留之际,这位戎马倥偬的红军老战士,把儿子叫到跟前说:“到南极去是我多年的愿望,可我去不成了,你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到南极,撒在南大洋。”潘建新尽快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带着老人的嘱托和遗愿赶到船上。xmz品论天涯网

  考察编队刚刚驶出上海吴淞口,气象室报告:19号台风正以10节的速度向330度方向移动,风力在逐渐增大,阵风可能达到12级。同时,在菲律宾东部又新生成了20号台风。真巧,这两个台风的移动方向,正好在编队预定的航线上。编队指挥所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了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四种规避台风的方案。最后决定改变航向,编队由原来的航经宫古水道出岛链,改为从日本的宝岛和横当岛中间穿越岛链,驶入太平洋,插向关岛以南,再进入计划航线。这样既可以避开台风正面袭击,又不耽误更多时间。编队驶入太平洋,大洋风暴以它特有的凶猛和浩大威势,挟裹着一个个泛着白沫的巨浪,呼啸着向船只扑来,恶狠狠地砸向船头,飞掠甲板,然后在十几米高的吊车上撞得粉碎,发出闷雷般的巨响。偌大的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上,竟如一叶小舟,不停地随狂风摇摆,依浪涛升沉。顿时,船上的人们也失去了平衡,一个个像腾云驾雾一样,走路头重脚轻,跌跌撞撞。船舱里桌子上的茶杯腾空而起,地板上的水桶不胫而走。许多人晕船呕吐了,开始吐出来的是食物,等肚子里的东西倒净了就吐黄绿色的胆汁,最后吐出来的全是殷红的血丝。此时此刻,海军官兵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岗位。突然,又一个大浪打来,只见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前甲xmz品论天涯网

  板吊车的巨大吊臂,随着船体颠簸不停地摇晃,“不好,准是固定吊车的钢缆松动了!”船长于德庆知道,这吊车是吊运建站物资的唯一工具,万一有点闪失就会误大事。于是他大声命令道:“赶快固定!”只见枪帆长邵德全和几名水兵,披上雨衣迅速向前甲板冲去。巨轮在大洋上剧烈地颠簸着。他们就像在“跷跷板”上行走,一步一晃。又一个大浪猛地向甲板砸来,两名战士一下被打到船边,幸亏他们一把抓住栏杆,才没被卷入大海。等浪峰一过,他们飞快爬到吊车边跪着把固定钢缆的螺帽一个个拧紧。xmz品论天涯网

  11月25日凌晨,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右主机第一缸活塞冷却管支架突然断裂,主活塞的强大推力把支架带入曲轴箱内,冷却水成伞状猛烈向外喷射,情况万分紧急,眼看一场事故将要发生。主机班班长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力一拉制动阀,飞转的主机停止了转动。这时,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指挥组和船上领导闻讯来到机舱。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断裂的冷却管支架无法修复,船上又没有备件,两台主机一台“瘫痪”,抵达南极的一万多海里的路程才走了六分之一!怎么办?用一条“腿”跑?速度太慢,会影响建站时间;依靠外国港口抢修?距离最近的美国关岛也有400海里,还要通过外交部门联系,且要延误时间;返航?建站任务就会告吹!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大胆提出封闭右主机第一缸,用其余8缸继续航行。可是,封缸航行在我国海军航海史上还没有先例,要担很大风险。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指挥组考虑再三,毅然批准了这个方案。主机班的战士在摄氏60度高温的机舱里经过5个小时奋战,终于封缸成功了,右主机又开始了运转。xmz品论天涯网

  中国军人的“南极速度”xmz品论天涯网

  考察编队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港作短暂停留后继续南行,于1984年12月27日顺利到达南极乔治王岛。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站址就设在南极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东侧。1984年的最后一天,考察编队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长城站奠基典礼。环顾四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皑皑的白雪,厚厚的冰盖,裸露的平地上是坚硬的鹅卵石,下面是常年不化“永久冻土”。长城站就要在这块荒寂的土地上破土动工了,这无疑是一场难打的硬仗!建站施工刚刚拉开序幕,乔治王岛连续几天遭到特大风雪的袭击,建站物资无法卸运,人员都被困在船上,官兵们焦急万分。南极的夏天眼看就要过去,三月中旬后,大海封冻,风雪不止,气温下降,施工将难以进行。大家整天掰着指头算,在60多天内要把500多吨的建站物资运上岛,建起360平方米的两栋考察用房、四栋辅助用房,架起四个20多米高的通信铁塔,还要修建一座气象观测站以及储油罐。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谈何容易!时间成了建站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抢时间,海军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船指挥组把308名海军官兵编成四支突击队,轮番上阵,决心拼了性命也要按时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xmz品论天涯网

  卸运建站物资,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抢修一座简易码头。年过半百的编队副指挥赵国臣,带领24名突击队员乘坐小艇登上乔治王岛。不多时,一场特大暴风雪铺天盖地而来,海上巨浪翻滚,天空雪粒横飞。官兵们有的冒着严寒跳进没腰深的冰冷海水里,抡锤打桩,固定码头钢架;有的顶着刺骨寒风在泥泞的海滩上肩扛手抬,搬运四五百斤重的沙袋,雪粒扑打着两颊,海水浸透了衣裳。经过8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一座29米长的简易码头,在暴风雪中诞生了!它为抢运建站物资赢得了时间。xmz品论天涯网

  建造考察用房更是一场攻坚战。在乱石滩上施工,掘土机失去了威力,房基全靠官兵们用锹铲、用镐刨。冻土坚硬,一镐下去只留下拳头大的深窝。一月正值南极的白夜,官兵们改变了正常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晨五点起床上岛,遇上好天气经常“连轴转”。他们手上打起一串串血泡,磨出一层层硬茧,一天下来腰酸背疼,吃饭时手都发抖,筷子常常掉在地上。有人困得站着也能睡上一两分钟,一坐上交通艇就会鼾声大作。浇筑房屋底座时,考察队建房班技术人员估算,打20个一立方米的水泥桩,至少需要16个小时。这天,潜水部门长刘宝珠带领20名水兵来到工地。他们推着小车奋力奔跑,运来沙土、水泥、陶粒;混凝土搅拌机太小,供应不上,他们干脆就用人工搅拌;天下起大雨,水兵们仍然坚持奋战。结果仅用了4个小时,就浇筑27个水泥桩。经过技术人员鉴定,完全符合标准。有考察队员惊叹:“你们创造了南极速度!”xmz品论天涯网

  就这样,海军官兵仅用了26天就建成了两栋考察用房。紧接着,气象观测站、通信站、储油罐和四栋辅助用房都很快相继完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神奇地矗立在乔治王岛上。1985年2月21日,正当祖国人民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刻,在遥远的南极洲,全体人员为长城站的落成举行了隆重的典礼。上午10时,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南极大陆上空。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征服南极!中华民族加入世界南极考察的新时代已经开始!xm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