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对于五四运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开始对五四运动进行挑衅,主要是针对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诬蔑说这是在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这样的问题,其实还是需要澄清一下的。
五四时期的中国,正遭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压与剥削。巴黎和会,把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地位硬给搞成受欺负和屈辱的对象。国人很难容忍,不得不奋起抗争。在此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正是列强准备瓜分中国的时期,国人十分愤怒,也十分焦虑。中国难道真的要亡于列强之手吗?中国人民是不甘心的。一幅时局图表达了这样的愤怒与不安。
国人中的知识分子更是为此而忧心。其中有些人把当时中国的衰败归咎于儒家思想。他们认为儒家思想固步自封,不思变革,导致当时中国的落后与停滞。历代封建王朝,都打着尊孔的旗号,信孔、拜孔,一切以儒家思想为尊,不思进取,不思改革,所以才使中国落得如此境地。为此,一些知识分子比较激进地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从某种意义上说,尊孔与学习儒家思想,二者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尊孔是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强制民众接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尊孔为幌子,实际上也丢弃了儒家思想中不少合理的因素。所谓尊孔,也不是完全搬用孔子早年的学说和思想,更是借用宋朝以来的理学观念,比如强调三纲五常,强调君臣大义。这些东西,孔子早期的言论中可能也有那么一点,但并不是孔子思想或者儒家思想的主流。至于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到底是要否定历代王朝尊孔中的糟粕,还是要把整个儒家思想都否定掉,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或许有人是想把儒家思想都要否定掉,但主旨恐怕还是对于尊孔这一块的否定才是最根本的吧?
鲁迅所提出只读外国书,不读中国书,主要也是指在当时的中国,还在读传统的典史子集,对于拯救中国即将灭亡的命运完全于事无补。再这么读下去,中国恐怕就真的要亡了。倒不如读些外国书,或许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拯救国家的方式方法,倒还来得更实用一些。或许,在当时那个危急的时刻,对于一个近乎病入膏肓的中国,人们可能认为用点药性大的猛药药方,对救治中国会更为有效一些。如果再用那些慢条似理地温吞水一样的药方,是无济于事的。
这种急切的心理,今天 的人们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真要走到中国的今天,没有人再会用五四时代的激进来作为今天中国崛起的方案了。中国是在发展的,是在进步的,中国人民也是在发展的,也是在进步的。今天的中国人民,肯定是要反省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哪些是我们要坚持而不能放弃的,而有哪些糟粕是必须放弃、必须批判的。这些因素不能简单地混淆起来,不能不分是非。
五四以来的一百年,中国人民走过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那个时候,中国人民刚刚知道有个马克思主义,也刚刚知道有个列宁主义。那时的中国人民,知道走之前的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走不太通的,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走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道路,固然很诱人,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在碰壁。方志敏说他在年轻时,读中国史,想学岳武穆,读外国史,想做拿破仑。但在实际上,这两条路也是在中国走不通的。诸多道路都被堵死了,只能试一试俄国人走的这最后一条路了。这条路后来发现也不太好走,也充满了荆棘。但只要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走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条路还是一条最能走得通的道路。
在中国,走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这条道路,不可能不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而且也不可能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结合起来。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马克思主义也难以找到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契合点。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也开始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我们到底如何发现这些优秀因素,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扬这些优秀因素,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中国在发展,我们优秀的文化因素也需要进一步地发展,不可能停滞不前。以为老的旧的文化可以不加改动就可以继续为今天的人们所用,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也是很容易出毛病、出问题的。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要花费更大的一番功夫的。
在文革中,我们以为很轻松地破除了所谓旧文化,但实际上,破除的是那些最为表面的东西,骨子里的东西想破也破不掉,而且特别是那些顽固的,负面的、守旧的东西,更难以破除掉。这让我们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而这些东西,对于我们的进步与发展,又是有害的。今天存在的重男轻女、买卖婚姻,哪一个不是最陈腐的旧观念所带来的?
真正能把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充分挖掘出来,恐怕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不可以有更为盲目的乐观的态度。任务是艰巨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当然还是光明的。对此,我们是有着充分的信心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