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乌江天险重飞渡

字号+作者:记者吴敏 通讯员欧阳井河 来源:解放军报 2019-07-11 09:36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不惧天险,无畏生死,在贵州瓮安,红军迎来长征途中“伟大转折的前夜”   “距血战湘江仅月余,是什么力量让红军不'...

——不惧天险,无畏生死,在贵州瓮安,红军迎来长征途中“伟大转折的前夜”

  “距血战湘江仅月余,是什么力量让红军不惧天险渡乌江,无畏生死觅黎明?” 7月上旬,记者带着疑问,追随当年红军的脚步一路向前。iIL品论天涯网

  站在江界河渡口,记者望着眼前的乌江久久思索。1934年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在瓮安县猴场召开会议。博古在会上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不要渡乌江,也不要试图在遵义附近建立根据地;二是杀个回马枪,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李德警告说,乌江很可能是另一条湘江,强渡很可能失败,或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iIL品论天涯网

  然而,大多数与会者认为,黎平会议的决定是正确的,红军要无条件地执行。会议作出《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明确要求“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这次会议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和军事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iIL品论天涯网

  “乌江很可能是另一条湘江”的警告并不是没有道理。党史专家曾详细分析过红军在乌江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乌江两岸悬崖陡峭,江道曲折,水流湍急,自古就有“乌江天险”之说;二是黔军在乌江的主要渡口上,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配置了主力部队和强大的火力;三是向中央红军包抄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军正全速向乌江方向推进,距离乌江不到100公里。中央红军必须在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到达之前渡过乌江。iIL品论天涯网

  《乌江风云1935》的作者聂其康告诉记者,红军来不及过新年,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奉命赶往乌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带着工兵队上一线。iIL品论天涯网

  在瓮安县猴场会议旧址,记者看着《红星报》,辨认那些虽已模糊但充满力量的字迹。1935年1月15日,《红星报》集中报道了红军进入贵州以来的胜利消息和革命活动。记者仔细辨认《伟大的开始——一九三五年的第一个战斗》这篇“前线通讯”中的字迹,仿佛听到当年渡江战斗中的枪声、炮声、呐喊声。iIL品论天涯网

  “第一次强渡的领导者是勇团(即第一军团第一师先遣团)三连连长毛正华同志,他率领三个筏子不顾一切牺牲,在敌人火力射击底下奔杀而过。行至中流,因敌火力的威胁,同行的两个筏子被水冲走,惟有毛正华同志孤军奋斗,胜利的到达彼岸,被冲走的两个筏子不久亦自河的下游上来,此行计五人:毛正华、刘昌华、钟家通、温赞元、丁胜心。一登河的彼岸时,因众寡悬殊,不能遂行驱逐敌人的任务,困守于石崖下,忍饥挨冻,直至第二天,二连连长杨尚坤同志带一机枪班一步枪班奔杀过河时,才发现他们还在那里。这时,毛正华同志如虎生翼地一口气爬上山,拿起轻机枪一阵猛射,首即占领敌人主要阵地……”iIL品论天涯网

  “强渡乌江是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的第一个重要战斗。胜利取决于红军将士勇敢机智、视死如归,也离不开瓮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瓮安县党史专家饶太明说,有的群众拿着柴刀、斧头帮红军砍竹子编竹筏;有的把自家门板拆下来,给红军架浮桥。iIL品论天涯网

  穿行在寻访红军长征历史的人流中,记者看到有的人穿着红军服、背着红军包,在那些发黄的照片、简短的文字前久久驻足,有的人在红军雕塑前拍照留影,唱起《长征组歌》:“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iIL品论天涯网

  如若说长征是首歌,那是红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就的英雄赞歌;如若说长征是幅画,那是红军将士用理想和信念描绘的历史巨画。在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中,记者感受到红军将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iIL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