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邓中夏:用生命诠释初心

字号+作者:贺先国 来源:学习时报 2019-08-20 08:5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回顾邓中夏的一生,他的初心更是经历了义与利、苦与乐、生与死的巨大考验。   首先是革命大义与个'...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回顾邓中夏的一生,他的初心更是经历了义与利、苦与乐、生与死的巨大考验。8Yy品论天涯网

  首先是革命大义与个人利益冲突的考验。1920年7月,邓中夏从北大毕业。他的父亲邓典谟在北洋政府铨叙局任职,托人在农商部为邓中夏找到了一个待遇优厚的职位。父亲高兴地把农商部的“委任状”拿给邓中夏,却被邓中夏退了回去。邓典谟问儿子为何要把“委任状”退回时,邓中夏说:“我不做官,现在社会如此腐败。当官的人,都是对老百姓敲骨吸髓的。当这样的官有什么意义呢?”在普通人看来,邓中夏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机会,有点自毁前程。但这实际上是邓中夏不忘初心的表现。邓中夏充满了革命的豪情,在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曾赋诗“禽猕歼除之,我行适我素”。8Yy品论天涯网

  其次是革命征途中苦与乐的考验。1931年1月,邓中夏被错误地撤去党内外职务,到上海接受调查。到上海后,邓中夏没有被分配任何工作,也没有经济援助,吃饭都成了问题。1932年2月中旬,他被安排到中共沪西区委宣传部做一些写传单、刻钢板的杂务。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人为他鸣不平,邓中夏回答:“共产党员嘛,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后来,邓中夏以自己为例,耐心开导一些同志:“我们这样的人做事,不能选择哪儿干得痛快,重要的是看对革命是否需要。最危险、最危难、别人都不喜欢的岗位,经得起考验的老同志,应当义不容辞地站上去。”8Yy品论天涯网

  最后是死亡的终极考验。1933年5月15日晚上,因叛徒出卖,邓中夏在上海法租界被捕。面对敌人的招降和种种酷刑,他如同钢铁战士,始终没有屈服。但是,他知道自己目标大,不可能出去了。于是,对难友说:“请告诉同志们,我邓中夏化成灰也还是共产党员。”在临终遗言中,邓中夏还鼓励难友们坚持斗争,说:“共产党人被捕后要有骨气,要坚强,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失去气节。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中国人很重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活,那样苟且偷生的活,也可以叫作虽生犹死,真比鸿毛还轻。一个人能为了最大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这正是他最初树立的革命理想。1933年9月21日凌晨,邓中夏英勇就义。8Yy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