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重走石壕红军路

字号+作者:何君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11-19 09:0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为保遵义会议佯攻重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在红军长征'...

W8p品论天涯网

  为保遵义会议佯攻重庆W8p品论天涯网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在红军长征的版图上,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意义重大。不过,很多人却不知道,重庆綦江是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的最前哨,而中央红军过綦江则是“四渡赤水”的前奏曲。W8p品论天涯网

  中央红军为何不从遵义直取赤水,而要北上綦江再掉头南下?红军战士在綦江又留下了哪些故事?前不久,我怀着景仰之情走进当时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的綦江石壕镇,追寻红军长征途中在此留下的那些印记。W8p品论天涯网

  石壕位于重庆西南端,距綦江城区97公里,与贵州省桐梓、习水两县接壤。关于石壕,当地史志有“地介川黔,山高地险,历尽兵事”的记载。乘车从渝黔高速公路綦江安稳出口下道,再行驶近1个小时才到石壕,这里在重庆堪称“边陲之地”。W8p品论天涯网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中央决定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为了保证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严防川军进犯,1月10日,红一军团攻占遵义城北的桐梓县城后,聂荣臻、左权等军团领导派先头部队继续北进,向新站、松坎、綦江方向推进。一师二团在团长龙振文、刘瑞龙和政委邓华率领下,抢先攻占綦江羊角乡,扼守住渝黔交界,监视川军和贵州盐防军。W8p品论天涯网

  1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先头部队在瑶龙山脉九龙山一带与川军刘湘二十一军模范师三旅八团三营一连相遇,并将其击溃,俘虏了20多人。红军还攻打了封建地主和团防兵盘踞的獐子岩,敌人溃逃。红军先头部队派出宣传队到羊角、观音桥、九盘子、鱼孔塘等地,写标语、发传单,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W8p品论天涯网

  据当地老人讲,当时红军先头部队多数住在大垭口一带,用小树、谷草搭盖小棚,三五个人住一处,政委邓华等团部人员住在枫香树的农民家中。W8p品论天涯网

  遵义会议召开后,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1月21日,红一军团8000多人在周恩来、董必武及军团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等率领下,从贵州松坎出发,经箭头垭,于21日下午到达綦江石壕镇。1月22日凌晨,红一军团从石壕出发经高石坎、梨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东隍等地进军,随后便是“一渡赤水”。W8p品论天涯网

  周恩来等领导在此运筹帷幄W8p品论天涯网

  重寻石壕红军足迹,石壕镇中心小学不可不去。红一军团曾在这里设立指挥部,周恩来、董必武等红军高级指挥员在此运筹帷幄。W8p品论天涯网

  进入石壕镇中心小学,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全校师生人人能讲红军长征故事;校园内还办起了红军长征图片展览馆,里面的讲解员都是学校的学生;每个班级标志牌上,都介绍一位革命先辈事迹……红军长征精神在这里代代传承。W8p品论天涯网

  校园内矗立着一栋与其他校舍风格迥异的建筑,单檐悬山式屋顶,灰墙灰瓦。这就是红一军团当年的指挥部,其前身是禹王庙。清朝时,本地张、高、谷三大姓氏族人为保家族兴旺发达,在此地联合修建了禹王庙,占地近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天井布局,砖木结构,上世纪80年代,为修建石壕镇中心小学,拆除了禹王庙。W8p品论天涯网

  当年,周恩来、董必武率红一军团到达石壕,就住在这个临时指挥部里,附近操场是红军安置马匹的地方。W8p品论天涯网

  如今,指挥部旧址已改建为红军长征图片展览馆,里面展出有红军长征全程的历史图片,还专门用两间房屋展出红军长征过石壕的历史图片。同时,石壕境内还保存着邓华、梁兴初、彭绍辉等许多红军战将曾住过的房屋。W8p品论天涯网

  当年红军在石壕,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红军自带炊具、盐、米,在街上买东西公平交易,在农民家借灶烧饭,亲自挑水、劈柴。红军当晚宿营,住在街巷、道旁、屋檐下,有老百姓让红军住在自己家里,红军也不乱动老百姓的东西,离开前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时至今日,当地还在传唱一首歌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W8p品论天涯网

  红军桥和红军洞W8p品论天涯网

  石壕镇地处娄山支脉尾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山高林密,峡幽谷深。红军长征在石壕境内路线纵贯全镇,由于后来道路改建和封山育林,原红军所走路线现在大多被茂林覆盖。但我还是决定再走石壕红军路,重寻红军桥、红军洞的踪迹。先辗转至贵州,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沿羊叉河谷,过红军桥,逆溪流,翻山越岭到石壕,再从石壕掉头经高石坎,在梨园坝出石壕境进入贵州。这一路走下来,虽然不算远,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红军跋涉的艰难,尤其途经红军桥、红军洞时。W8p品论天涯网

  红军桥位于石壕镇两河口,连接香树、高山两村。原名为两河口大桥,后来当地老百姓为纪念红军,改称红军桥。该桥跨度19米,宽3米,桥身高约3米,始建于1873年,距今已有140多年。此桥为穿斗木质结构风雨廊桥,用料为上乘的马桑树。约8米高的桥墩由石块堆砌而成,桥墩结实,桥身轻巧稳当。W8p品论天涯网

  当年,红一军团就是从松坎出发进入石壕镇,路经红军桥。如今,红军桥仍矗立在两河口上,见证着曾经那段峥嵘岁月。目前,綦江已将红军桥列为重要文物古迹。W8p品论天涯网

  在石壕镇梨园村一处斜坡上,有一个油岗嘴岩洞,洞口朝南,洞内面积约8平方米,被村民们称为红军洞。当年红军从石壕离开前,当地村民李树清接受红军卫生队请求,收留了4名红军重伤员。红军离开后的第二天上午,李树清一家就把4名红军伤员背到山后的油岗嘴岩洞隐藏起来,他们一家轮流给红军伤员送饭送水。后来有2名伤员不治牺牲,另外2名伤愈后离开村子。如今,李树清已作古多年,但红军洞的故事仍在流传。W8p品论天涯网

  石壕红军烈士墓W8p品论天涯网

  走进石壕,拜谒石壕红军烈士墓是必须的。当地文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石壕时,牺牲了5名战士。其中1名是红军司务长,红军部队离开后,司务长正准备归还煮饭用具时,不幸被敌人包围,后落入敌手。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要他交待红军的组织概况、行军路线、作战部署和自己的姓名、职务等。司务长受尽折磨,但坚贞不屈,未吐露半点党的机密。第二天,在羊叉乡英勇就义。W8p品论天涯网

  另有2名是1935年初受伤重在村民李树清家牺牲的红军战士。还有2名是红军到达石壕时因伤势过重而牺牲的伤员,1名牺牲于李汉坝的周家店,由农民王昌培等就地掩埋;1名牺牲于石壕兴隆村,由当地农民杨玉林等用其生前所带军毯包裹遗体,后在山上掩埋。W8p品论天涯网

  綦江解放后,为了缅怀红军烈士,1964年、1966年和1972年,当时政府先后将石壕境内的4名烈士遗骨集中迁葬到白果村,并在羊叉乡茅坝坪红军司务长掩埋处立碑纪念。1976年、1983年,在石壕附近的苗儿山麓修建了简易的红军烈士墓,将5位烈士的遗骨迁葬于此。W8p品论天涯网

  198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石壕红军烈士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綦江又对石壕红军烈士墓进行了修葺、扩建,墓地制高点屹立着高17.5米的“石壕红军烈士纪念碑”,碑上刻有聂荣臻、张爱萍题写的“继承先烈遗志 发扬长征精神”“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等字。W8p品论天涯网

  在红军烈士墓,与绵延山脉相连的墓冢上是5名红军战士的雕塑:1名拄枪背刀,神色严峻;1名扛枪凝视,似要随时投入战斗;1名背着背包、斗笠,弯下腰来系鞋带;其余2名则相互搀扶,在艰难地跋涉,生动重现了当年红军过綦江的情形。W8p品论天涯网

  如今,8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高坡陡的石壕,交通条件已大为改善,公路网络纵横交错;曾经贫困落后的石壕,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实现多种经济富民,能源兴镇……而这一切,不正是浴血奋斗的先烈们希望看到的吗?W8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