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我们在太行山上”——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字号+作者:记者王佳 通讯员龚伟 徐肇成 来源:解放军报 2021-05-05 09:2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巍巍太行,雄踞华北,俯瞰中原,被誉为“天下之脊”。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武乡县,回望八路军将士与太行儿女并肩'...

  巍巍太行,雄踞华北,俯瞰中原,被誉为“天下之脊”。6Ia品论天涯网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武乡县,回望八路军将士与太行儿女并肩抗敌、共御外侮的那段难忘历史。6Ia品论天涯网

  “举步皆是八路军文化,处处展现根据地特色。”早就听说武乡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今日踏访,果然名不虚传——全县境内,有八路军总部旧址、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等40余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其中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最为出名。6Ia品论天涯网

  “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步入纪念馆,耳畔便传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在太行山上》,激昂的旋律瞬间将记者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6Ia品论天涯网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挺进山西,开辟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郭秀翔介绍,“在长达8年的敌后抗战中,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总部先后转战35个县、82个村,行程数千公里,在巍巍太行山谱写了一曲浴血鏖战、痛击日寇的慷慨壮歌。”6Ia品论天涯网

  一间几近坍塌的破庙内,除了一张方桌、几把椅子、一张大炕,再无任何陈设……一张老照片拍摄的当年八路军总部作战室的内部环境,简陋程度令人惊讶。郭秀翔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太行山区土地贫瘠、连年灾荒,老百姓十分贫穷。因此,八路军在进驻太行山之初,就定下“三不争”原则:自己吃野菜,不与老百姓争粮;自己住破屋,不与老百姓争房;自己储雨水,不与老百姓争水。后来,彭德怀还专门下令,不允许官兵在离村10里内挖野菜、摘树叶,为的是将野菜和树叶留给老百姓充饥度荒。6Ia品论天涯网

  “为保证军队的军需供给,同时改善太行山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八路军官兵一边对敌作战,一边拓荒种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郭秀翔指着一份名为《太行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宣言》的展出文献介绍,在根据地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年间,太行山区就变了模样,基本实现了家家有田种、户户有余粮。为进一步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召开“群英大会”,除褒奖抗日杀敌英雄外,还表彰了“纺织英雄”赵月娥、“农民旗帜”王会同等39名群众劳动模范。6Ia品论天涯网

  “八路军很快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我们都很拥护共产党、八路军,觉得跟着他们打鬼子,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记者在纪念馆收藏的一份视频资料中看到,武乡籍老八路段水旺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十里八乡的后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八路军,我也不例外……那时候,太行山上村村是军营。”6Ia品论天涯网

  纪念馆展出的一份史料显示:1937年至1945年间,当时仅有7万余人的辽县(今左权县),就有2.1万人加入八路军;八路军第129师从初入太行时的9000余人,最终发展到近30万人,创造了“九千将士渡黄河,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奇迹。6Ia品论天涯网

  “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让日本侵略者寝食难安,他们不断对根据地发动进攻,进行‘蚕食’‘扫荡’。其中,尤以1942年的‘铁壁合围’规模最大。”郭秀翔说,1942年5月,日军调集6万余人的兵力,对根据地展开进攻。在太行儿女的掩护下,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成功突围,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却战死在辽县十字岭,牺牲时年仅37岁。6Ia品论天涯网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左权牺牲后,太行山区军民悲痛不已,其牺牲地辽县将县名改为左权县,以纪念这名优秀的八路军将领。郭秀翔介绍,日军的疯狂进攻,不仅没有吓退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反而更加坚定了大家抗战到底的决心。在随后的反“扫荡”作战和反“蚕食”斗争中,太行军民众志成城,将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6Ia品论天涯网

  郭秀翔介绍,敌后抗战8年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以牺牲军民9万余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一次次疯狂的进攻,缔造了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中最大的晋冀鲁豫解放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6I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