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无论是对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来说,沈阳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形象都深入人心。一提到沈阳,就能自然的说起工业。
沈阳经济发展最辉煌的时期,也正是60年前,那个以工业缔造城市神话的时期。
整个铁西满眼望去厂区成片,烟囱林立,曾几何时,风光无限,规模庞大,工人众多。
它曾经无比辉煌,又曾经持续没落。长期以来,太多的故事,借助传媒的推波助澜,形成了一种大众想象。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称号,如“东方鲁尔”、“共和国长子”,“机床的故乡”、“中国重工业的摇篮”,让人无法忘记它的光辉岁月;而“东北衰退”、“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等意象,又让它落寞衰败的形象深入人心。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它是长子,也是弃子,它被追逐,也被放逐。
提到这段工业史,就不得不说那片工人村。
老沈阳人都知道,沈阳铁西曾有一个工人村,在当时是闻名全国的工人住宅区。那里住着的人,都是为这座城市工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提起这里发生过的过往,至今都能让每个沈阳人为之骄傲。
老住宅见证工业发展史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解放初期铁西这里几近废墟,工厂遭到破坏,大量的工人四处流散,近10万人没有工作,整座城市可谓是百废待兴。
解放后的恢复生产与重建成为了沈阳当时最首要的问题。
11月3日,首先修通了四平到沈阳的铁路。到11月25日,每天有96列客货车进出沈阳,大量的劳动力也涌入进来,铁西绝大部分的工厂开始恢复生产。
1949年,工人中掀起大规模“护厂复工”和“献纳器材”的运动。许多工厂成立工人纠察队,夜以继日的巡逻在厂区、车间,保护工厂的每台机器和每颗螺丝钉。在长达近半年为工厂“献纳器材”运动中,有上万的工人把藏在家中的器材都献了出来。
1949年下半年,中央东北局又提出“开展群众性的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的决定。沈阳第四机械厂工人首创4小时车一个“塔轮”的成绩,打破了日伪时期5小时的纪录。沈阳第三机械厂的工人又通过技术革新,用50分钟创出更高的惊人纪录。
据1950年1月统计,沈阳市创造新纪录的职工数已经达到1.3万多名,创造各项生产新纪录的也近6000项。而据当时4个月的统计,有5万多人创造各项生产新纪录达2万多项。
源源不断的工人涌向铁西,来自东北、山东、安徽、南方各地的都有。仅在沈阳重型机器厂,1949年底职工才654人,1950年就增加到了2427人,1951年为3500人,1952年又剧增到5097人。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铁西的工厂在全国率先复苏,并承担起“供氧输血”的任务。
通过这些工人们的努力,到“一五”计划期间,铁西已然成为了拥有650多个工业企业,其中20多个名冠全国同行业之首的城区,使得沈阳的工业在当时创造了很多个“全国第一”,堪称新中国的大手笔。
当时如果有谁家人在铁西的工厂上班,那真是让人羡慕的。
工人村就是在这个辉煌时期建立的。“在国家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的指示精神,沈阳市人民委员会开始工人村住宅建设,市政府将它命名为工人村。
1957年,工人村全部完工。这个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苏式风格建筑群,是共和国时期最早的工人住宅楼群。 当时人们形容工人村是“高楼平地起,条条柏油路;路旁柳成荫,庭院花姿俏”。更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来形容这里优越的生活。
1952年9月7日,《沈阳日报》刊登了工人村平面图
“工人村”的第一批住户多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厂级干部、劳动模范、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技术工人,后来陆续有普通工人搬入。 工人村东至卫工街,南至十二路,西至重工街,北至南十二路。建工人村前这里曾是只有三条马道的菜地,后来变成了当时沈阳第一个完整的城市建设规划。
没有真正经历过工人村辉煌的一代,对它现在的沉寂或许不会有太多感知。但对这个曾经激励一代人前行的“东方鲁尔”地标性建筑群,这里见证了铁西区的工业化进程,也是辽宁老工业不可或缺的一个缩影。
配套齐全的“中国第一村”
如果说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工人村,那一定是“先进”。
在当时的沈阳,没有一个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这里的高级了。学校、百货、副食商店、饭店、照相馆、卫生院、粮站、邮电支局、储蓄所……以及如今想来都甚为先进的生活市场、绿树环境建设,都被围在工人村宽敞的圈圈里,成为老铁西辉煌期的印记。
1952年12月18日,工人将全部家当用马车搬到工人村
那时候居住在工人村的人,不说生活有多富余,而且虽然用的也是简单的家具摆件,但相较于其他地方,这里的生活也足够让外人羡慕了。
那时候,一家少的是四五口,多的甚至有十几口人。工人村的建立给他们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地方比以前宽敞,比起之前的小平房,这里带感的小楼已经让人有种“一步登天”的感觉。
房子陈设简单,但应有尽有。厨房里,有水泥灶台、原木菜板、用刀切开的葫芦做成的水瓢、高粱秸秆串成的水缸盖儿、烧开水用的铝制尖嘴壶等;房间内,有三屉桌、双人木床、老式收音机等生活用品。家用电器几乎没有,不过这也很符合当时那个年代的生产现状。
在这里能够用到自来水,上下水也有。1953年以后通了煤气,还有暖气。有外地亲戚来这里做客时,看到这里的卫生间能够拉绳冲水都十分惊讶。煤气、暖气都让他们觉着十分高级。
后来这里还成立了工人村邮局、大合社,工人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大合社,按照现在的概念就是一个超级市场。里面可谓是应有尽有,吃穿住行都很齐全,简直可以媲美现在的大商场。
在那个时代,能住在工人村就像到了天堂。
在这里居住还会有一些额外的福利。还在烧煤的时候,工厂就负责给工人拉煤、劈柴,用车子送到每家每户。家里用的木头床、板凳等家具也是配套齐全的。逢年过节,工厂里还会举办文艺汇演,把所有人聚在一起用餐唠嗑,丰富业余生活。
作为“全国第一村”,这里还曾受到过十余个国家领导人的来访。当时专门有几家几户是接待外宾的。这些人还需要审查够不够条件,被选上的无限光荣,去不上的都直哭。
等到摩电车淘汰以后,就从有轨电车发展到无轨电车,工人村这边的交通也变得更发达。在那边的劳动公园里,还有老虎等各种动物,周末可以去游玩。邻里之间关系也十分和睦,逢年过节都是走家串户的,可谓是热闹非凡。
工人村为哺乳期的女工设立了专车接送。
通往工人村的公交车
这样的生活,在现在看来都是无比风光富足让人羡慕的啊!
从工人村中人们的生活来看,足以见得当时铁西工业的发展形势良好,工人地位极高,能住在工人村,在当时看来都是种荣耀。
从恢弘大村到风光不再的纪念馆
现在的老工人村旧址,已经变成了工人村生活馆。
2007年,政府根据工人村地区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将保存完整的一个七栋楼的围合予以整体保留,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工人村”人家庭生活发展变化为主线,尽可能地将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家居、服饰、用品予以复原,初步完成了这个展馆。
馆内的陈设都尽可能的还原以前住在这里人的生活。这里的几百张老照片、5000多件实物都是从地摊、废品收购站和1000多户居民家里征集来的。
只是虽然还原的再像,也不能回到那段辉煌的时光了,现在的这里,只能说是份纪念。
80年代末期开始,铁西就已经走向下滑的路了。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东南沿海成为时代的宠儿。工业发展已经不属于时代的刚需,铁西也未能再吸引大量资金和人才,逐渐消沉。
1986年8月3日,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
1989年,亚洲最大的沈阳铸造厂也面临窘境。大量工人面临下岗,甚至开始连基本的家用都维持不了了。曾经最富的铁西,在90年代的时候变成了最穷的。
工人村也不再是让人羡慕的地方了。楼里不上班的父母开始越来越多,下岗之后的工人为了贴补家用,开始琢磨做小生意。白天在院子里串串,每天晚上在外边烤串。院子里这种做小经营的人越来越多,就有越来越多的倒骑驴代替了原本上下班的自行车。
那时候下岗职工里,脑筋活络一点的就下海了,但是赚钱以后离婚率也高了。一些公摊的费用,因为穷大家也开始计较。
到了2000年,铁西棚户区改造动迁,老的厂区都动了,工人村片区没动。后来周围新的楼都起来了,那时候工人村已经建了50多年了,在风雨里洗礼了这么久,房子已经逐渐老化。渐渐的,但凡有点钱的、条件允许的,都陆续搬离了那里。
09年那里正式动迁,还没有搬走的最后就回迁了,但是回迁房条件跟周边一些新楼比起来还是差多了,基本也就算是廉租房的级别,留下的也都是一些经济条件不允许的人。
这里就再也不是那个让外人羡慕至极的“中国第一村”了。
现在再提起工人村,也只有这个生活馆还能给老沈阳人带来一些回忆。来到这个纪念馆里参观的人,大都只有一个感想:沧海桑田。
曾经的铁西,是辉煌过的。它的代名词是工业,是巨大的工人村,但也是机床转动的铿锵之声,是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最有力物证。
工人村象征“天堂”的那段时期,现代的沈阳人很少有人了解和知道了。
如果可以,希望人们对于工人村的认知和印象不只停留在冰冷的文字里,如果能让这段历史在年轻一代人的心里留存一个小小的角落,也不枉它作为沈阳半世纪辉煌的见证者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