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大地震原版照片之19,文字:“开滦马家沟矿在震后第十天就生产出第一车‘抗震煤’”(资料图)
两颗原子弹毁灭了战争狂徒日本,
四百颗原子弹没有摧毁一个“浩劫”时代的煤矿。
这绝对是个奇迹!
这是毛时代的光辉!
“1976年7月28日 3点42分53.8秒是被中国历史永远记住的时刻。
在唐山地下深12公里的地方,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在瞬间释放。
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可想而知。
但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在里氏7.8级大地震发生时,有一万多人却在距离震源最近的大地深处。
他们就是一万多开滦矿工!
此时面对着残垣断壁,一片废墟,这上万人的生死大营救将如何进行?”
带着片头语最后这个疑问,我开始观看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这个名为《唐山:23秒后的生死大营救》
视频链接:v.qq.com/x/page/z07219umef7.html
尽管我从来就不屑于主流媒体对那个时代口诛笔伐极尽污篾——尽管那个时代的中国不是天堂但也绝非他们所说的地狱。
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我被这个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代震撼了,也被主流媒体这次非主流的解密深深地震撼了。
档案揭开,悬念得解。
大地震发生时的开滦煤矿有六个矿井,共有一万多人在井下作业,包括矿工与机关干部。
档案显示,
唐山矿井下一千六百多人全部获救,无人伤亡;
吕家坨矿井下一千零六人,全部获救,无人伤亡;
范各庄矿井下一千二百多人,全部获救,无人伤亡;
赵各庄矿井下三等多人,除了两人遇难外,其余全部获救;
马家沟矿有四人遇难,其余获救;
唐家庄矿有一人遇难,其余获救。
这些矿井,最深的地方距离地面八百八十二米。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地震发生后的十五天,重新下井寻找生命的罗履常再次救下了从井下爬上来的陈树海等五人。
至此,整个唐山大地震中开滦煤矿一万多名工人,只有七人遇难,其余全部生还。
是什么保证了这些距离地震最近的矿工们的生命?
纪录片告诉我们,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硬环境的可靠性,一是软环境的科学性。
资料显示,为了保证矿工安全,开滦煤矿在地震之前已经完成了投入七百万元的巨额资金来建设煤矿,这些巨额资金全都用到了安全生产的刀刃上。
而在软环境这一块,当时实施的是鞍钢宪法,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
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
而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干部参加劳动”这个原则,
档案显示,在一万多人员当中,其中有三四百人是干部,更有不少的机关干部。
在地震发生之际,井下的领导干部当机立断,马上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好思想工作,鼓励矿工们:
“要看到光明,增强勇气,在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服从指挥!”
临时党支部要求各矿井的矿工们按照妇女员工、→新工人、→老工人排列顺序,先工人、→后党员,先群众、→后干部,→领导干部最后撒的顺序,沿着有走向风井口标记的巷道撤离。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的最真实呈现,
这种最接近人类数千年理想的社会生态
后来被别有用心者刻意歪曲,大泼污水;
甚至给这个时代立下咒语贴上标签严密封存起来。
这种生态随着那个时代被刻意妖魔化而逐渐分崩离析。
两颗原子弹毁灭了战争狂徒日本,
四百颗原子弹没有摧毁一个“浩劫”时代的煤矿。
这个纪录片,
犹如一根豁然划亮的火柴,
烧毁了一个被严密打包的时代的纸皮以及附着在纸皮之上的标签。
从此,
这层薄薄的纸皮再也包不住那个时代的光亮。
这一线光亮终究要照亮
被蒙蔽者的眼睛。
曾在1976年7月28日强烈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华北工业城市唐山,经过一年重建,工业生产迅速恢复,人民生活十分安定。(1977年8月27日新华社发)
【转自微信公众号:太阳永不落】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