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你经常会看到一个背着这样箱子的人行色匆匆地走在路上。他们,受命于国家的困难时期,肩负着“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历史使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指那些没有在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正式编制的非正式医生。说得在通俗些,老百姓们把那些“背起药箱就治病,卷起裤管就下田”的“半农半医”性质的卫生员就叫做“赤脚医生”。从建国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大多都有这样的乡村医生,只不过到了1968年9月,“赤脚医生”这个称呼才正式推向全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解决农村的缺医少药问题。但由于当时我们的国家还很贫困,加上培养优秀的医疗技术人才需要时间,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依然还严峻。为了尽快让农民有医医有药医,“赤脚医生”应运而生。
赤脚医生的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医学世家,二是初、高中毕业生中略通医术医理的人,其中包括部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被选拔出来以后,到县一级的卫生学校接受短期医疗培训,结业后即可上岗成为“赤脚医生”。图为1975年解放军某医院医生刘文学让赤脚医生培训班的学员在自己胳膊上练习针灸的场景。
一本手册、一个药箱、一个针管、几支针剂、几片药片、一匝纱布、一瓶碘酒......,赤脚医生们就靠着这些,走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
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培训,但大多数赤脚医生从干上这一行开始,就坚持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为己任,凭借一本《赤脚医生医疗手册“和无数个病人的诊断治疗经验,他们成了会中医会西医,上得手术台开得退烧药,妇科儿科无一不通,内科外科无一不晓的名副其实的“全科医生”。
因为缺医,所以他们必须逼着自己样样精通;因为少药,他们必须学会辨别中草药,学会针灸药敷;因为缺少医疗器械和先进的检测方法,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会望闻问切。图为赤脚医生们在当地驻军医务人员的陪同下深入山区寻找草药。
即便如此,大多数情况下,赤脚医生受自身医学知识以及当地医学条件的限制,能解决的大多依然还是农民们日常的头疼脑热、擦损外伤而已。当然,也有例外,一些出自医学世家或者自己善于钻研的赤脚医生,也能凭借家传或者土法上马治疗一些大医院治不了的大病。
即使他们医术不高,即使他们治不了大病,但他们却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所以在当时,村民们都非常敬重赤脚医生,认为他们是村里的大知识分子,是农民的救命恩人。
除了村民的日常疾病以外,赤脚医生还肩负着疫病防疫的重要使命。他们挨家挨户发放药品、讲解预防知识,组织疫苗接种,是走在当时中国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最前面的那个人。这样“种花”的场景即使很多“85”后可能都没有经历过了。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田间低头、无论白天黑夜、无论风霜寒暑,只要是乡亲们有病痛,他们总会及时“上门出诊”。即使他们的医术可能不精,药品可能不齐,但他们却无愧自己药箱上“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第一人——覃祥官。1966年8月10日,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合作医疗卫生室。
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右一),上世纪70年代末电影《春苗》中“春苗”的原型。
赤脚医生在田间地头
草原上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为农民用针灸来治疗腿疼。
赤脚医生为渔民检查身体。
上门出诊
村民包扎伤口、送药到田间
上世纪60年代浙江杭州西湖公社的医疗卫生室
1974年,广东省保亭县黎族女赤脚医生为孩子们接种疫苗。
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河北省丰南县(今唐山市丰南区)赤脚医生吴玉茹,救出了7名灾区群众。图为吴玉茹正在给腿部受伤的伤员包扎伤口。
1972年,浙江安吉章村公社赤脚医生下村巡回医疗。
藏族赤脚医生在为牧民治疗。
被周总理成为“小李时珍”的浙江永康赤脚医生林寿谦在向年轻的赤脚医生传授经验。
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国推广,自1985年1月25日起,“赤脚医生”正式成为历史名词。原来的赤脚医生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行医资格后方可继续行医。从此以后,乡间就再也少见那个穿着白大褂背着小药箱顶风冒雪出门行医的身影了。但是,不可否认,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一种进步。
赤脚医生向阳花,广阔天地把根扎。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你小时候见过赤脚医生吗,说说你的故事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