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2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中共闽浙赣省委在福建省南平县上溪村,将所属各地游击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归华东军区系列。省委书记曾镜冰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任“闽浙赣边纵队闽中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福清县委书记俞洪庆任闽中支队副参谋长。同年6月,林森县委在青口镇鸭笼顶萌慕岭(眉毛蛉)大王庙,宣布林森县游击大队成立,番号“闽中支队第一团队第二大队”(简称二中队),(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书程①任队长。
同年7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兵团剑指福建省会福州及周边各县。7月28日,29军侦察科长王健行(后任29军军长)和侦察营长刘建光、教导员张希平(后任大连要塞师政委)带领侦察三连、86师侦察连的一个排、一个便衣排并配备一部电台的先遣部队,经过永泰到达莆田大洋闽中支队司令部,受到支队代司令员陈亨源、副政委林汝楠和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国民党反动派汇集福清、莆田、永泰、仙游等四个县的交通警察、自卫队、保安队共三千多人,对闽中支队司令部合围扫荡。29军侦察营三连、86师一个侦察排、王科长的小分队(一个便衣排),加上闽中游击支队警卫连和四个游击中队,总共兵力不过400 余人,敌我双方兵力比例为六比一。闽中支队为这次保卫战的总指挥,郑书程带领第二中队在大洋参加了这场大战。
7月30日,永泰之敌首先向南岭方向进犯,被29军王科长的小分队和李尚盈的侦察三连击溃。
7月31 日,闽中支队司令部决定,兵分四个方向,在四个高地阻击敌人,保卫大洋。东面进攻的敌人是福清的交警、自卫队,约一千多人,我军86师一个侦察排和闽中支队第二中队,在百丈岭利用地形的优势,三次击退敌人后,因弹药不足,撤离并安全转移到灯炉寨一带。
北路的军部王科长安全转移到永泰山区。闽中支队司令部也从渡口撤到灯炉寨一带。下午4点,李尚盈连长按照王科长命令,集合三连撤离了悬钟岭山高地,先后两次在开阔的稻田上冲杀,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来到了应豆山脚下。
第二天拂晓,29军侦察三连翻过几座大山后,遇到了闽中地委秘书长兼闽中支队秘书处主任宋梅影(林汝楠副政委夫人)带领部队接应。1949年8月2日,宋梅影指派第二中队长郑书程,引领29军侦察三连到福清县敌后侦察敌人的防务部署。连续两个昼夜的急行军,经过芦岭,到达云中洋。8月3日,闽中支队副参谋长兼福清县委书记俞洪庆,热情招待留宿在云中洋戴氏宗祠的29军侦察营三连,并交换了敌情。8月4日,侦察营三连在郑书程带领下,到达福清北区革命基点村--漈头村,侦察并编制敌人布防图上报军部。
1949年8月14日上午,解放军29军85师254团先遣队经永泰来镜洋。下午3点,郑书程带着百余名游击队员过来,误以为是国民党溃退的败兵,就占领有利地形,向对方开枪射击。由于对方没有还击,郑书程估计遇上解放军,就派何明泽、 何良桐过去联络。 何明泽挥着帽子高喊:“我们是游击队!”一位解放军同志也挥舞着帽子,请何明泽等两人过去。当何明泽走近看到眼前军人胸前番号牌写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时,高兴地跳起来。何明泽主动自我介绍:“我是游击队派来的联络员。”
解放军住进波兰村。西区区委书记戴教温组织支前物资供应站,将粮食、黄豆、木柴等直接送到各个连队。
大队长沈祖夏、政委沈祖澄和副政委陈振亮带领福清游击大队战士,在俞洪庆指挥下,参加了解放福清战斗。15日下午,俞洪庆、郑书程带领福清游击队部分战士,与林汝梁带领的莆田游击队,配合解放军在宏路打了一仗,俘获国民党军400多人,攻占了宏路、东张两镇。
1949年8月16日拂晓,解放福清县城的战斗打响了。29军85师253团和254团在闽中支队第五中队引导配合下,经过三个小时激战,夺下县城南面五马山高地。但准备冲过龙江上的利桥时,受到瑞云塔守军机枪扫射,31名指战员牺牲。根据游击队建议,254团调整进攻方案,在下游河道最窄处的倪浦村江面搭浮桥。解放军与游击队很快过桥冲进县城,直抵国民党福清县政府大院。
上午10点多,闽中支队副参谋长兼中共福清县委书记俞洪庆,带领游击队员同解放大军一起攻入县政府大院,将红旗插在县政府前面警察局的楼上。望着胜利的红旗,铁汉柔情的郑书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今天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
[摘编自:原卄九军侦察营三连长《李尚盈革命回忆录》(2006.2.20),福建人民出版社《夏淑琼和她的革命家庭》(2019年7月)]
註释:
①郑书程 时任闽中支队第二中队长。同年7月14日,闽侯县游击大队成立,林德利任大队长兼政委。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