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烧烤热了不太长的时间之后,从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好像要凉了。
石家庄打造摇滚之城,但唱了几场之后,劲头也似乎没有之前足了。
但据有关新闻报道,截至7月30日18点,刀郎的《罗刹海市》的全球网络播放量到达80亿次。
在流量就是收益的今天,我想刀郎的一首《罗刹海市》所带来的收益肯定不会少于热乎乎的淄博烧烤和响声雷动的摇滚音乐。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做的人不少,成功的案例好像不多。
作为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文艺作品通常是人情感的外在反映(抄袭和无病呻吟的除外),情感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一旦这种感悟用歌曲等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引发起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便会成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果能跨越时代,便是千古名篇。
经济行为从本质意义上讲是满足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市场经济更是通过提供人的衣食住行等来获取好处和利益,消费拉动经济是题中之意。
精神层面的文化连接着人的思想,经济行为则是以是满足人各种各样的现实需求甚至贪婪之心,连接着的是人的欲望。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可以搭台,但能在上面演出的只能是好的文艺作品。经济在文化的戏台上表演则很难获得长久的利益。因为思想可以永恒,欲望随着条件的变化肯定会不停地改变。
好的文艺作品是在付出千辛万苦,经历千锤百炼之后,还要接受千万双眼睛的审视,千万个耳朵的分辨,千万张嘴巴的评说。而经济行为则经常是趁大部分人不注意时,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获利。二者叠加在一起不伦不类。
前几年,一次听讲座讲什么道德经济,感到有些好笑。好的道德品质肯定是利他的,多替别人着想,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从小处说,私心别那么重,多付出,少要回报。从大里说,是可以为了人类的正义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一心只想赚钱的人是一分一厘都要计算清楚,从来不打算吃亏的,道德不过是其挂在嘴上赚钱的噱头。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拉低了文化的层次,也不太容易提升经济的效益。
文化产业要做优做强做大,应该首先是要发扬光大文化事业,然后才是赚钱。文化事业发展起来之后,文艺作品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赚钱便成为其附加的东西。如果以赚钱为初衷来发展文化产业,或者说单纯的赚钱,只是想披上文化的外衣,最后是文化事业发展不了,钱也赚不到,整个社会将成为精神的荒漠。
刀郎的歌,首先是在对丑恶社会现象的鞭挞中引发了不同层次人的广泛共鸣,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格局和价值追求,能获得经济收益大家认为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正如好的中医神医都是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如果单纯以赚钱为目的,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肯定成不了传世名医。
跟文化捆绑在一起的应该是人的灵魂,能让灵魂发光的是理想信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