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中国是诗的国度,不仅因为诗词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荟萃,更在于这些诗歌随着一代代人吟诵传承,已内化为中国人的情感和认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词里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昂扬向上的生活精神,有遭遇艰难险阻依然达观面对的胸襟和气度。由此想到疫情防控之际,医药科学是战胜病毒的先锋利器,而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的则是医护人员“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铁血丹心的承诺,是送别驰援武汉医疗队伍时路人高举“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的祝福,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守望。诗的国度就是这样达观地看待困难,深情地面对生活,中国诗词的生命力于此可见一斑。
诗词里有浪漫的精神,有对自然万物的深情。想起白居易的诗“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不免感慨,我们当抱以诗歌中与自然万物和谐并处的胸怀,对自然生命多一些感同身受的爱护与敬畏。经典诗词里包含我们亘古不变的追求,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纳营养,赋予新的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短短几十年,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视频时代”,更新迭代的媒介语言、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为我们传续诗词、体会诗词拓展了空间。
借助当代传播手段,搭建诗词内容与自然景观同步呈现的情境,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央视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我们传承转化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经验。该节目第五季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创意和吸引力,更能唤起文化记忆。其成功不仅与传统诗词文化自身魅力和影响力有关,也与节目形式的精妙设计分不开。该节目在前几季中设置的“飞花令”“诗词接龙”等题型,以擂台赛形式让观众跟随选手在紧张刺激、悬念十足的游艺中获取诗词知识,品评诗词意蕴,陶冶志趣情操。第五季新加入的“身临其境”环节,更丰富人们对诗词历史的认知和体验。出题人带领观众寻访诗词诞生地,观巍峨壮观的名山大川,登富丽堂皇的宫阙楼台,信步于明媚秀丽的江南庭院,追寻当时创作环境,更好地理解诗心诗境。
诵读诗词,传续经典,意义不仅在于体会人生况味,更在于从中汲取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常常为老百姓信手拈来的生活中的创作感动。无论经历多少艰辛劳作,他们的作品里总有昂扬向上的精神、乐观美好的追求,我们的文化传承就是要传承这股劲儿。诗词也是如此,千锤百炼,熠熠生辉,是中国人祖祖辈辈可贵的创造与传承。
古诗词里有悠远的文脉,深邃的境界,磅礴的情感,依然能带给今天的我们以温暖和力量。借古开今,传续经典,希望诗词文化蓬勃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