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淅淅沥沥的雨后,爬上从茨坪拔地而起的北岩峰,凝视翠柏青松环抱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曾在太阳初升的早晨,走进人潮涌动的天安门广场,神情肃穆地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也曾走近厦门革命烈士纪念碑,献上一簇鲜花,仰视白鹭从蓝天中飞过,回望身后不远的海峡两岸,浮想联翩。
一
纪念碑在中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因为她深藏历史,如果你细细地读,读碑文一遍两遍,你会发现不同寻常的记忆;细细咀嚼其名其历,你会品出难以忘怀的味道,因为很多奇妙的联系就在碑文中、就在其构造设计里。如果你有灵动的联想翅膀,有强大的数据记忆,你会得到常人难知的结论、难以抵达的高度,观点因为深刻而力透纸背,认识也会因为高远而启迪智慧。
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仅因为她深藏历史的符号,而且因为珍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成长的特殊记忆。这种记忆,也许是因为烈士有名,使纪念碑经常被人们在内心深处时常惦念着,也许是因为无数故事使这座座屹立时空的纪念碑鲜亮如新,也许是因为信仰的价值而被后来者不断接续高高地举过头顶。
为了建设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了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努力奋斗着。成千上万的先进分子,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贡献心血智慧和力量,甚至奉献生命。为之立碑,是后来者的纪念,也是对先烈的尊崇,更是对先贤的深情缅怀,对使命的庄严宣誓。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总有一种特别的深情,时常肃立碑前,注目致敬英雄,成为一种常见常新的仪式。中国共产党人有一种特别的告白,纪念烈士,缅怀历史,报告今天,继往开来。从五十多人到九千多万,党的队伍发展壮大,逝者可追,来者绵长,不变的是传递烈士们念兹在兹的初心,今天共产党人仍然心心念念并时刻践行的使命。
丰碑永恒,一座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高耸的背后是绵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建造者不同一般,铭文者非同寻常,低调地藏身纪念碑之后,更加衬托出革命烈士的高大高尚。此中有真意,谁解其中味?第一次看到《学习时报》“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的专栏,以碑文为切入,讲述纪念碑的前生今世,介绍地方的历史掌故,别开生面,不由点赞。从做新闻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策划高招。以烈士志士为主角,以碑文史事为主体,穿插立碑故事,内容更见丰满,表现更见精神;图文并茂,形式活泼,轻松阅读,适合更多受众,赢得悦读体验。从党史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更是一个巧妙的切入。从人们常见而易忽略的纪念碑文进入,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这条主线,把革命精神、奋斗精神融入其间,让深藏各地党史馆的革命烈士历史资料重新组合,让遗存在纪念馆博物馆的文物史料鲜活起来,伸张中国革命史的脉络,更加充满绿枝新意。我们重读之,补上过去忽略的新知;深读之,体会历史深处的奥妙;反刍之,挖掘内在联系的关键;反思之,总结应该汲取的经验。读碑文、掌碑故,学党史、强党性。正本清源,胸中更有信心;固本培元,脚下更有力量。
二
丰碑有格,为谁立、谁来立、怎么立有道道。古往今来,立碑立牌楼,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为人民立命,可为;为伟大目标凝心聚力,为社会共识提气塑魂,可为;记录大事,弘扬大德,可为。执政者赞同,大众支持,无形丰碑盼有形,可为。怎么立?如果你驻足细看,会发现其中道理。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地方非同一般。青山壮丽是难得的风景,置身其间,易生人生豪迈之情。天地广阔是特别的遐想,身临情境,常起意气风发之兴。选址于此,青山托高格,广场映宽怀,宽台竖高碑,环境配雅意,纪念碑更见庄重大方。建的人也不一般,设计者用心用情,建设者匠心精益。千年石万年玉,以石为碑,选材设计意在不变传承源远流长。千古气贯古今,勒石为文,宗旨依归寄托道德精神感召日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烈士纪念碑常伴烈士陵园,让英烈魂有依归,也让生者不忘历史,更加敬重英烈、崇尚英雄,对提振民族精神、促人砥砺奋进,意义重大。
读碑文,让我们时常感佩的是中国语言的丰富优美。纪念碑面积不大,必须简约得体。写作碑文,是一项艰难挑战,既须文约意丰全面周到,又须言简意赅句子精到。浙江舟山的大鱼山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只有不到200个字,述说经历过程,简洁扼要,印象深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碑文有400多个字,6段内容意蕴深远、逻辑严密。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600多个字,简要概括脉络,巧妙揭示意义,语言细腻动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更是典范,122个字就精准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史,记录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艰苦历程和辉煌征程,富有简洁之美,博大气象、如虹气势让人倍感雄浑之美,从今上溯、通贯百年的倒叙方式令人回味无穷。
观碑意,让我们常常感慨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印象深刻的纪念碑往往是设计精美、内容精深、制作精良。一般而言,碑底有座,沉稳支撑。碑周有廓,守护有力。地势地貌,形胜吻合。内容形式,刚柔相济。碑中有文化,建筑有艺术,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汇聚了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文史学家郑振铎、美术家吴作人等人的集体智慧,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由建筑学家杨廷宝主要设计……碑文有辞章,题写有书法,中国共产党内不乏优秀的书家。周恩来秀美隽永的精美书法,使人民英雄纪念碑更生英气卓然,展示着中国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军事家的儒雅风范。也有书法家书写的碑文,楷书庄重,隶书大方,魏碑稳当,行楷灵动,生气勃勃,各有千秋。设计有美学,暗含数字,蕴含寓意,巧妙中见深刻,联系中知逻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1934年10月18日中央领导机关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延安“四八”烈士纪念碑高19.46米,寓意烈士遇难的年份,碑身后有4层阶梯,其下有8级台阶,象征着遇难时间4月8日。顶部雕有党徽镰刀斧头,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最高一层四面刻着五角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奔向未来远方。
品碑铭,让我们常常感动的是流淌其间的战友深情、同志厚谊,贯通其中的信仰理想、信念力量。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不长,但三段都写上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同寻常的重复是强调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彰显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更洋溢着对逝去战友的深沉情感和无限敬意。新四军“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碑碑文朴素,最后一段写得沉郁顿挫,“淮阴现在是胜利的和平了,八十二烈士的英魂是应该安息了;但是不会忘记的,烈士们的亲密的同伴,还在山海关的长城外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奋斗,他们也更不会忘记这82名烈士,因为这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我不能不回忆生者,更不能不悼念逝者。向82位烈士,我致布尔什维克的敬礼”!碑中有真情。很多纪念碑成为“三绝”之碑,均因为写者动情、书者含情、刻者溶情。
三
以史教化,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弘扬价值的重要办法。用力倾注挖掘史料,用情融入采访写作,用功表达追求新意,抵达更多受众心灵,才能真正实现以文化人。《学习时报》“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专栏化旧为新,推陈出新,新视角、新角度,新策划、新表达,为党史解读,为党建宣传,为初心而歌,为使命而著,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新高度,实现了新效果。丰碑有形,铸魂为碑,勒石为文,大师精设,大气示德,为我们今天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无形的丰碑,需要后来者不忘本来,同样需要有责任、有水平、有情怀的新闻工作者和党史工作者一道给予今天的人们以精神滋养,以艺术的准确表达和巧妙的精准传播使伟大精神更好传承,把丰碑刻在今人心上。
读碑文、品碑意,我们发现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对历史更生敬意、对烈士更生敬爱。识碑铭、扬碑志,我们发现内心最深层的情感,激发身上最强大的力量,对今天更加热爱、对明天更多信心。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学习烈士、赞美英雄,从我做起、让更多人践行,英雄精神一定会在新长征中散发更加灿烂的时代光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