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毛泽东、彭璜、易礼容等人在湖南长沙组织筹建了一个文化书社,主要销售中外各种反映思想变革的图书报刊,诸如《达尔文物种起源》《克鲁泡特金的思想》《新青年》《少年中国》《新生活》等,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推动社会变革。书社开张后,如何扩大影响,打开销路,成为毛泽东等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毛泽东是颇有头脑的,他拿起手中之笔,起草了多份文化广告加以宣传推广,包括《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文化书社敬告买这本书的先生》《读书会的商榷》等。这些文化广告,或侧重于所售书籍种类列举,或侧重于思想内容概述,或侧重于读书方法介绍,各有不同、相得益彰,读来毫无广告推销之感,倒有思想启发交流之雅趣。其中,《读书会的商榷》一文很值得一说。
《读书会的商榷》全文不足500字,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读书会的好处,概括起来就是:图书共享,切磋讨论,集资买报刊。要知道,当时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主要靠书籍报刊,而印刷技术又远非今日之便捷,故而书报虽广受欢迎但价格不菲。特别是对青年学子来说,大肆购书堪称奢侈之事。即便如鲁迅,在当时也常常抱怨购书费用之昂贵。1912年他在日记中记述:“审自五月至年末,凡八月间而购书百六十余元,然无善本。京师视古籍为古董,唯大力者能致之耳。今人处世不必读书,而我辈复无购书之力,尚复月掷二十余金,收拾破书数册以自怡悦,亦可笑叹人也。”
由此也无怪乎时人哀叹:“在物价高涨生活困苦的时候,薪水收入拿来对付吃穿住都有问题,又怎能顾到不能补肉长肌的精神食粮呢?”自然而然,毛泽东的点睛之笔也落到了卖书之事上来:“若要备新出版新思想的书,报,杂志,则敝社应有尽有,倘承采索,不胜欢迎。”虽说是为了售书毛泽东才大扬读书会之益处,但客观地说,对于读书会他的态度是真诚的。这不仅因为之前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就提倡穷人子弟组织读书会合作买书、交换阅读;而且在其后的岁月中,他也多次组织读书会,并从中多有所获。
文艺
毛泽东早年的一则文化广告
1920年,毛泽东、彭璜、易礼容等人在湖南长沙组织筹建了一个文化书社,主要销售中外各种反映思想变革的图书报刊,诸如《达尔文物种起'...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