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打开尘封了半个世纪的记忆

字号+作者:刘君妍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9-03-02 19:46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1996年12月12日下午,在美国纽约洲际大饭店内,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场上,一位南京大屠杀见证人的后人,首次公布了一份独特的资料,向世人揭'...

  1996年12月12日下午,在美国纽约洲际大饭店内,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场上,一位南京大屠杀见证人的后人,首次公布了一份独特的资料,向世人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她叫莱茵哈特,从一个红色小木箱里取出笔记本,向记者们展示了她外祖父——约翰·拉贝当年记下的长达2460页的战时日记。尘封在这小木箱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拉贝日记》一经问世就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会场上的记者人头攒动,媒体之间还为此展开了一场新闻大战。f2r品论天涯网

  这是一本怎样的日记,竟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约翰·拉贝是谁?他在日记里都记下什么内容?f2r品论天涯网

  约翰·拉贝,1882年出生在德国汉堡,1908年来到中国,自1911年起先后担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北京、天津、南京办事处代表,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f2r品论天涯网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20多位国际友人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在南京建立安全区。因为有纳粹党员的身份,拉贝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设置了25个难民收容所,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南京安全区内。当时拉贝所住的小粉桥1号,也收留和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在拉贝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其他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成员一起,拯救了20多万的中国难民。f2r品论天涯网

  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南京,拉贝每天奔波往返于安全区总部与自己家之间。他亲眼见到,在战争面前,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不堪!或许是因为听不懂日语,或许是因为青壮像士兵,或许是因为戴草帽遮住了脸,或许没有任何原因,中国老百姓在瞬间就会失去性命。良心驱使他尽其所能,保护受难的南京民众。他时时检查安全区情况,操心安全区难民的吃饭、睡觉以及就医问题。让拉贝先生特别头疼的是时不时端着枪跑来捣乱骚扰、抢“花姑娘”的日本兵,他总是大声呵斥驱赶这些闯入安全区的日本兵,一刻也不敢放松。f2r品论天涯网

  每当夜幕降临,拉贝先生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一坐下眼前就不断闪现白天见到的景象:大量的中国平民惨遭屠戮后暴尸街头;日本兵冷酷地杀人取乐;这些刽子手甚至连孩子也不放过,只是因为那个孩子没有脱帽给日本兵敬礼,被日军用枪托活活打死……一幕幕暴行虽罄竹难书也要书,他强压住心头的愤慨,用颤抖的手在日记里一字一句地详尽记录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用机关枪疯狂扫射,再用刺刀砍杀,最后在死人堆里浇上汽油,点火焚烧等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直至1938年2月23日拉贝先生离开南京,73天从未间断。拉贝先生以莫大的勇气和超常的意志,承受着痛苦与磨难,在维护国际安全区运行的同时,忠实地记录下南京大屠杀惨案500多起,为南京大屠杀提供了又一铁证。这是一位德国公民所写下的日记,其真实性不容置疑。f2r品论天涯网

  岁月匆匆,光阴荏苒。1950年1月5日,拉贝先生在德国家中突发中风,当晚不幸去世,享年68岁。拉贝和他的故事也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f2r品论天涯网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96年,这位“中国的辛德勒”又从历史的迷雾中向我们走来。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小木箱被开启,记录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日记内容被公开,他居住的南京小粉桥1号的故居被确认。f2r品论天涯网

  1998年,莱茵哈特女士向中方捐赠了拉贝的木箱,《拉贝日记》当年就存放在木箱里被带回了德国。珍贵的《拉贝日记》,揭示了侵华日军的血腥与残暴,也记录了一位和平勇士的悲悯与担当,散发着人性的光辉。f2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