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清明柳

字号+作者:卢恩俊 来源:光明日报 2017-04-12 09:0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古时的清明,也称柳节,是日不光有泪雨打湿了的“杏花村”,更多的是柳梢上系着的欢乐情。   游春赏柳。透过唐代羊士谔的“'...

  古时的清明,也称柳节,是日不光有泪雨打湿了的“杏花村”,更多的是柳梢上系着的欢乐情。zkJ品论天涯网

  游春赏柳。透过唐代羊士谔的“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可感受到人们踏青、折柳的愉悦心情。宋代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人们郊外踏青路上轿顶插柳的图景。白居易的“卷叶吹为玉笛声,剥条卷作银环祥”,描写了人们用柳条或柳叶做柳笛,吹出清明的欢乐之声。据史料记载,踏青之俗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兴起了。所以,古时清明又叫踏青节。如今,一些地区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清明游春赏柳活动,组织插柳戴柳和制作柳梢吹曲比赛及朗诵清明节古诗词等,向学生传播爱绿护绿、珍惜春光的人生理念,这为清明柳俗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境。zkJ品论天涯网

清明柳zkJ品论天涯网

九州无事乐耕耘 徐悲鸿/绘zkJ品论天涯网

  插柳戴柳。“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陆游《春日绝句》)。清明插柳戴柳风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有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较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忠臣介子推。据说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背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那一天定为清明节,并当场亲自插柳戴柳行祭奠礼。后流行为清明插柳纪念故人的习俗。还有一说法,旧时清明谓之“鬼节”,柳为“鬼怖木”。“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插柳戴柳在全国相沿成习,各地形式和内涵虽多少有别,但均与插柳戴柳有关。其内容丰富多彩,意趣盎然。比如:“清明插柳于井台”(“井井有条”便由此来);清明踏青男女头上戴柳,车马轿上插柳,象征吉利;“清明戴柳枝于发”,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这里将戴柳不戴柳看作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清明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之说;“清明插柳枝于户,以迎元鸟(燕子)”;“清明插柳于门外,辟不祥”;“清明柳条插堂以驱虫、辟邪、保佑一家人平安”;清明未满十二周岁孩童夜晚出门身上插柳枝以避邪祟、保平安;清明有戴柳以“明目”;清明祭扫后,“家家门前插柳,并悬纸钱于墓树,曰赆野鬼”……有的地区至今保持着清明插柳戴柳习俗,比如重庆家家插柳,沿袭至今,还有一条街叫“杨柳街”。zkJ品论天涯网

  折柳赠别。最早在《诗经·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更是成为一种时尚。清明时节正值亲朋回乡祭奠之时,亲朋好友分别,送行者要折一支柳赠给远行者。此俗有两层意思:一是挽留,二是祝福。柳树生命力蓬勃,以赠柳表示对远行者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祝福。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时有折尽灞桥柳之说。zkJ品论天涯网

  射柳游戏。这是清明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踢球、斗鸡等众多娱乐活动之一,据记载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的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后列为军队练习射箭的比赛项目,在运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再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游戏。有的射柳比赛时,将鸽子放进葫芦高挂于柳枝,弯弓射中葫芦,以鸽子飞出后的高低定胜负。有的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一缕红绸,骑马挽弓百步以外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者为赢。此俗自战国始,历代时兴,直至清朝中叶,才渐渐消失。zkJ品论天涯网

  赐榆柳火种。清明有禁火的习俗,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至清明又重新钻木取火。《春明退朝录》记载:“……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榆柳木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唐诗曰:“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既描述了宫中皇帝赐群臣新火种,又叙述了过清明节大臣们以蹴鞠或斗鸡等为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的情况。zk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