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见字如面》《朗读者》 还是《大明王朝1566》十年后的重播热,都在印证着某种对于 “正剧”需求的回归,背后到底是哪些力量在推动这一切?
“我对每次都被列入现象级节目并没有太多欣喜,‘现象’意味着流行也意味着短命。真正有价值的节目应该经得起时间考验,应该长寿。现在就宣布传统题材节目成了潮流,如果大家都这么说,我没权利反对,但觉得这同样是一种浮躁。”《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认为一个节目成败的关键在所有细节的创新和努力,《见字如面》如果只是一个让明星读信的点子,毫无价值。
“白岩松现在还不用微信,我给他发文件、资料都只能用邮件。他说你不用着急,真正好的东西在经历过时间的沉淀后一定会来到你的眼前。我觉得他说的话一直在被验证。”谈及《朗读者》这档节目的价值,制作人董卿这样说。
不只是综艺类节目开始生发出了“正剧”的倾向,电视剧领域,正剧也在回归。
2017年开年,从《于成龙》亮相到《大明王朝1566》重播,再到《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黄金时段的播出,与同期播出的《大唐荣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走IP路线的古装剧形成对照,这些历史正剧重新回到了荧屏,并受到互联网观众的热捧。
《大明王朝1566》被优酷购买了网络独家播放权。《大秦帝国之崛起》除了在主流视频平台播出外,甚至在以90后、00后年轻人为主的B站上也非常流行。
似乎,突然之间,人们在对小鲜肉和IP的追逐之外,也开始了对于严肃内容的需求回归。
换换口味?
“一条街上如果只有一家饭馆,那生意不会好。你看簋街,家家都好过得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一块儿出现,我认为是好事。”在《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看来,这两档节目的热播相互借力,而他们共同的竞争对手,是一线“网综”。
《见字如面》这档节目的播出也经历了波折。关正文最初把节目策划方案给了腾讯视频平台,腾讯的内容主管们给这个方案极高的评价,但进入到市场推广环节,因为这类题材此前少有人触碰,超越了以往的经验,掏钱的人就拿不定主意了。
“我们对受到观众欢迎有极强的信心,跟我们同样有信心的还有黑龙江卫视和环球网。我们共同决定先做出来,然后用节目的实际影响去说服广告主。”关正文说,节目首支单曲推出的当天,点击量超出大家的预期。节目显示出热播的可能性后,腾讯的市场机制立即全面启动,集中资源大力推广。人际传播效应全面形成,点击数据进一步快速增长。
就在4年前,关正文的经历跟当下如出一辙。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是他的作品。最初,关正文团队想获得平台、广告市场的认同也很困难。最终节目在央视十套首播,该频道当时在全国上星频道的收视排名30名开外。有家企业出了500万元冠名费。
关正文清楚地记得第一期播出的当晚,有朋友打电话告诉他节目在互联网上火了——全网热议排名第一。紧接着,第二期播出就刷新了该频道近10年的收视纪录,第三期节目进了央视一套,次年的节目总冠名达到8618万元。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拿到了国内几乎所有电视奖项,每个颁奖人对这个大会的归类都不一样。这也显示了此类栏目的确是超出了以往电视节目分类的经验。“其实,所有的创新都会超出一般人的经验,超出别人经验你还想让别人认同,这本身就不现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方案在关正文手里停留了6年,“到最后成了我的一个梦了。大家知道我能做好节目,但又会觉得你这次的想法不靠谱。”关正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从国内综艺栏目的历史来看,业内人士认为综艺节目大致经历了港台模式、欧洲模式、韩国模式三个阶段。
在上世纪90年代,与《综艺大观》同期的《正大综艺》,是内地引进港台综艺节目模式的发轫。1999年,也是中国综艺节目自身发展周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当年,所有省级电视台的综合频道陆续全部“上星”,由于成本高企、竞争压力大,综艺节目迅速成为了各省级卫视的救命稻草。这一阶段以央视的《幸运52》《开心辞典》,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北京台的《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以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从欧洲引进选秀综艺模式;第三阶段是主要来自韩国的诸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室外真人秀模式。
对于观众的审美变化,关正文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观众的主流审美需求一直都在,只是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栏目来满足这种需求。从2013年起始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是因为观众存在强烈需求而变得火爆的,后来的《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也是如此。
有评论把此类文化类栏目热播的原因归结为当下娱乐至死的节目泛滥,所以观众需要“换换口味”。关正文认为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审美需求本来就有极强的规律性,文化也有非常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它会回到大众主流的文化需求上去。
“人为什么要消费文化产品,为什么会迷恋阅读、看电影?因为个体的直接经验永远是有限的,而他面对的生活可能性却是无限的。提高自身的经验储备就要借助他人的经验。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文化产品都验证了感官层级的节目不是主流,有经验滋养价值的精神产品才是根本的消费动力。《见字如面》不过是回到了这一常识的选择,因为这个需求是恒定的。”关正文说。
《见字如面》栏目一开始的设计定位就是:有传播度的高价值节目。它不是鸡汤,或是白开水。观众的辨认能力超强,节目中的信件被观众越读越细、越读越厚——这是人类文化生活中特别美的场景。
市场的又一次转身
“终于播了……” 演员张博激动不已。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大秦帝国之崛起》里他饰演秦昭襄王。跟随中国电视剧产业变迁的多年中,张博感觉当下的市场有回归理性的趋势。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以后,一大批具有严肃历史内容的历史剧相继推出,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历史正剧的基本特征和艺术风貌:内容上,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描写历史发展进程,探讨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兴亡衰替的经验教训,讴歌为历史做出贡献的人物。艺术上,基本采用宏大叙事,历史视野开阔,正剧品相鲜明,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汉武大帝》《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贞观长歌》《船政风云》《张居正》《大秦帝国之裂变》等等。
这批历史正剧,造就了中国历史剧的辉煌。此后,一些新的历史表现手法进入了历史剧创作领域,并逐渐取代了历史正剧的地位和影响,形成了今天“古装剧”为主的局面。
这期间,中国的电视剧观众也受到了市场的娱乐化冲击。历史正剧甚至一度在荧屏上消失。
2007年,《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首播,被放在湖南台综艺节目后的10点档,以不足0.5%的平均收视率收官,自此扔到库里就再没播过。同期播出了另外两部历史正剧——《贞观长歌》《卧薪尝胆》,收视率同样走低。
但如今回头看去,年轻一代的口味开始占领话语权的大势也正是在那一年开始酝酿。转型中的湖南卫视主打的是“快乐中国”,《大明王朝1566》所隐喻的权力纷争和政治抱负都不是年轻观众感兴趣的东西。历史大剧的沉寂与观众口味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处于转型期等都有关系。
自从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实施后,电视剧行业迎来重新洗牌。压力之下,一些电视剧公司曾经尝试转型,有的收购广告公司,比如新文化、长城影视;有的转型体育,比如华录百纳;还有的转投电影,比如唐德影视。
不过,视频网站的崛起,为电视剧内容方提供除了传统卫视以外的又一播出平台。庞大的网络收看人群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许多试图跨界转型的电视剧公司重回主业,并把重心放在“良心剧”的制作上。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豆瓣高分神剧,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口碑,网友对这个剧的呼声很高,优酷也一直在关注,这次正好赶上《大明王朝1566》原湖南卫视所有的版权到期,重庆卫视选中将其作为2017开年大戏,所以我们也买了网络独家播出权。”优酷市场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谈起当年《大明王朝1566》首播收视率低的原因,该剧制片人刘和平认为是时势使然。2007年首播平台在湖南卫视,它的基本观众群与目标观众重合度小。再加之播出时段安排在10点之后的非黄金档,也是个问题。
十年之后,无论是观众还是播出平台,都把《大明王朝1566》当做是一部全新播出的好剧来看待,这就说明了优质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导演张黎后来的合作伙伴、制片人胡凡当时还在湖南台工作,负责《大明王朝1566》的音像制品发行,靠着口口相传,《大明王朝1566》的第一批观众靠着买碟片看完了这部剧。那年《大明王朝1566》的碟片卖了5万多套,一般情况下,一般电视剧卖到5000套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
最近《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平台与网络播出平台的全面热播,令出品人焦阳感到非常欣慰。焦阳曾对媒体表示:“大家一听《大秦帝国》,都觉得是好剧,但会感觉不适合我们平台播。”相反,互联网反而对历史正剧更“包容”,这恰恰说明历史正剧并非与年轻观众绝缘,观众的口味愈发多元,类型化市场的发展也令观众对类型剧的粘合度更高了。
影视剧的类型本来就应当是多元的,不同的人能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作品,这才是健康的市场环境。“类型剧的分化是件好事,虽然流行剧在传播度和变现能力上的优势或多或少挤压着市场的类型化发展,但吃过了乱七八糟的快餐后,我还是想吃正经的这道菜。想吃清淡一点,有营养的。大家还是召唤这类电视剧的回归。”《大秦帝国》的演员张博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关正文看来,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已经呈现出比传统的人为配置资源的先进性。“我们在很多领域已经确认了市场的主体地位,在文化领域,市场的积极作用却仍是难以确认的。这里面有一个文化自信的问题。”
政策助力
“有句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我始终在创作一线工作,我知道水温的变化。这个决定在我心里挣扎了两年。”董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朗读者》栏目导演刘欣此前并不理解董卿为什么一定要做这种可能费力不讨好的“朗诵”类栏目。
从1994年进入电视台工作,董卿坦言前20年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无论是从当今的时代背景、还是个人的职业生涯来看,都是时候开始做新的东西了。
2012年,“重新开始”的声音在她心里还很模糊。直到2013年年底从央视短暂离开后,董卿带着“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使命感”开始筹备《朗读者》栏目。把栏目策划方案上报给台里后,领导几乎一致通过。“觉得就应该做这个事情了,国家电视台要有文化示范、文化引领啊。”央视综艺频道总监郎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筹备《朗读者》期间,董卿还主持了《中国诗词大会》。共青团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联合主办方,在策划方面为栏目提了很多建议。比如有些作者虽然作品很好,但人品、修养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需要嘉宾点评出来;在第二季中加入了毛泽东诗词的解读,栏目不在只局限于诗词本身,同时加入了选手正能量的故事。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也有这方面整体的导向。共青团希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涵养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一年一度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包括习主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把信号传递出来后,电视台也意识到这个导向。”团中央宣传部文化体育处处长吕通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是为了培养观众观看主旋律影视剧、栏目的习惯,共青团现在讲究策略性地进行‘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观传输,而不是简单的说教。首先有人看,才能够传递主流价值,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也在跟市场合作,策划做主旋律的商业片。观众现在看到带有政府机构背景的影视作品,就认为是输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不够,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由关正文创办的公司实力文化原创、中央电视台参与广告分成的市场化节目。在节目推广的过程中,国家语委、教育部给了非常大的支持——每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初选会动员全国所有学校积极参与,最高峰时期参与初赛的人数近1000万。
3月3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第一个接受采访。在回答完择校热的问题后,陈宝生又和记者们分享了《中国诗词大会》勾起的回忆,表示《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做出了铺垫。陈宝生告诉记者:“很多人看了节目之后,激活了脑海中过去背的那些诗词的记忆。” 《人民日报》也刊发了《“诗词大会”激活文化的记忆》的评论文章。
而在关正文看来,比起官方的认可,更重要的还是要呼吁国家在文化传播领域重视建立对市场机制的信任。包括《见字如面》在互联网平台取得的高点击量,就是市场资源配制同样具有承担主流传播责任的体现。他认为对市场机制的信任实际上也是对人民群众主流文化需求的信任,市场主体照样可以承担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责任。
“观众、市场很可爱。在我看来互联网受众与线下受众的需求是一致的,全民早晚都是网民,未来不存在‘网民’这种特殊群体。”关正文说。
复兴?
“在我看来,像《朗读者》这样的人文综艺,是跟主流娱乐的一种博弈。十年前有《百家讲坛》,这两年,大众疲惫的审美转向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它们不靠流量明星刷关注,不喧哗自有声。”知乎作者@miss絮雨梵如此评论。
虽然今年已经播出的《于成龙》《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国之崛起》这三部历史正剧在口碑与收视上皆有不俗成绩,但是和现在的一些“流量剧”“爆款剧”相比,还是不在一个量级。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认为,历史正剧的这次潮流有两大背景,“一是传统文化热潮,二是随着今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变化,整个社会渐渐生发出的‘复兴期待’。于成龙和海瑞的反腐肃贪、整顿吏治,秦国崛起,虽不能跟今天社会一一‘对号入座’,但毫无疑问暗合时代的心理焦点,是历史在今天的回响,是今天同历史的对话。”
历史正剧正在走向前台,因为人们正希望从历史剧中读出历史文明、历史事实,希望从中得到现实启迪、当代启示。成功的历史剧创作必然具有文化传承和精神传递的功能,缺乏历史隐喻和当代启示的“古装剧”,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在认知历史的层面上失去功效。可以说,在经过对历史的“小写”潮流之后,社会对新的历史正剧的需求出现了反弹,新的宏大叙事呼之欲出。
《大秦帝国》等作品就是应运而生、应合时代要求而出的作品。它们是对一个历史时代的宏大表现,它们所激发出的话题已经超出了电视剧人物故事的范畴,进入了对政治、文化甚至法律的讨论。不同的观点正是对遥远历史的激活,是历史正剧才能带出的话题,也必将为现实中国带来很多关联性的话题讨论,增强社会大众的国家意识,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增进人们的文化自豪感。
相反,也有观点认为《大秦帝国之崛起》《于成龙》的热播,甚至《大明王朝1566》的回归,背后反映的最明显现象不是历史剧是否回春,而是历史正剧的创作路径之难。市场的残酷选择、生存空间的日益狭小,使得历史正剧的创作路程可谓艰辛,而这其中又要注重正确史观的树立及剧本改编的局限性。
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广电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的剧目共103部,其中古代题材有21部,而历史正剧不超过5部;而从现在市面上来看,曾经的那些经典历史正剧如《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也不超过十部,即使在央视呼吁此类题材回归的旋律下,未来一年《军师联盟》《天下粮田》等也仍然未确定播期。
由此可见,无论是已播出的还是未播出的,历史正剧的出现仍然还是少量的,这个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短板,要迎来复苏,似乎还任重而道远。
而这个现象的形成,除了有市场的选择原因,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自身原因,即眼下最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历史正剧的回归热潮,还有最切实际的历史正剧的创作问题,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与困难。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杨洪涛认为,电视剧市场从来不缺乏对历史剧的渴望,只是近年来历史剧创作的脚步放缓,主要的原因是一部分资深编剧近年创作乏力,而年轻编剧急功近利,追逐资本,缺乏工匠精神。
但这不妨碍出品人焦阳在筹备《大秦帝国》最后两部的拍摄,导演关正文正在筹备的另一档读书类节目,而制作人董卿上报的另一档节目也得到了央视台里的认可。
“好的剧本现在虽然少,但观众都不是傻子。他们都是有鉴赏能力的,他们也需要看到好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饰演白起的演员邢佳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现在,我们接受了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思潮和事物,面对转型期的价值观巨变,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有了这样豁达的观念和包容的胸怀,在创作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偏激。几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个题材的时候,就不会剑拔弩张地相互指责。”制片人刘和平认为《大明王朝1566》所要表现的历史就是——光明与黑暗并行。
在刘和平看来,无论是哪个历史时期,重要的都是观众能够在观剧之后要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和情感共鸣。当下的中国虽然处在文化转型期,大IP、小鲜肉热闹一时,但从业者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