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近日在吉林大学文学院举行。专家们纵论杜甫,高潮迭起。有专家指出,杜甫如同是伟大的战地记者,他以生命厚底写诗,堪称诗“圣”;他以真实笔触记录,可谓诗史。其文学成就和文化精神不仅是今人的财富,更是深刻的启迪。
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文学院,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多君更和阳春曲,杜老襟期总是诗。”此次会议群贤毕至,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重庆、山东、江西、香港以及日本等海内外专家学者近160人出席。此次会议在历届全国杜甫学术研讨会中,为规模最大的一次。
专家学者们都说了些什么?让我们选取代表性观点简要回顾。
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詹福瑞先生指出,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杜甫的经典意义在于他的传世性,共鸣性,今天知识分子的研究也要关注社会、民生,把研究真正发挥到促进社会进步、民族文明上。
吉林大学前校长刘中树表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北国虽非老杜亲自涉足之地,但其精神却在这里广泛传承。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废名先生在吉大开设杜甫研究课程,到2002年叶嘉莹先生寻根长春,以及如今沈文凡教授在杜诗接受史研究领域的创新,王昊,孟昭臣,马大勇,李静,侯文学,由兴波,王志等各位中青年老师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贡献与成长,都见证了杜甫研究在这片土地上结出的硕果。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裕锴先生以“课堂讲稿”为底本,从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作为着眼点,从“仁者爱人:杜甫诗中的人道主义”“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杜甫诗中的现实批判”“杜甫诗中的民本思想和反战意识”等四个方面,对杜甫诗歌文本中体现的儒家情怀进行了举例分析及经典阐释。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沈文凡先生围绕着“杜甫诗歌的生命厚度”这一主题,通过对杜甫“大庇”思想及“闻”的思想的阐释,着重强调了杜甫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文情怀。沈先生指出,杜甫如同是伟大的战地记者,他以生命厚底写诗,堪称诗“圣”;他以真实笔触记录,可谓诗史。且杜诗不仅仅在中国文化中备受推崇,它的影响还辐射到周边民族。日本和韩国的上梁文中就有杜诗的影子,还有很多海外文人研习和模仿杜诗进行创作。除此之外,杜诗的深厚内蕴还体现在,杜甫对于百姓民居的关注和关心。在他的诗篇中不仅仅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提到了“大庇天下”的思想,还有很多诗中都有着对建筑民居的关注,这种关注更加凸显了杜甫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心和思考,耐今人寻味,发今人深思。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葛景春先生在发言中指出,杜甫诗歌兼具多重其他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及鲜明的中原文化的主导性,恰如一部交响曲,八音纷陈,兼调丰富,又不失主调灵魂。
此外,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祁和晖教授,上海大学蔡锦芳教授,辽宁大学朱明伦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教授,鲁东大学陈冠明教授,台湾东吴大学林宜陵教授等,都分别就杜甫传播与接受的主题发表了精到见解。
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潘殊闲先生对杜甫研究事业的发展现状做了介绍,他说,目前,一是杜甫研究人才辈出,老中青三代学人聚集一堂,老者身体硬朗,少者意气风发,气氛和谐融洽,这种场面也昭示着杜甫研究更光辉灿烂的未来。二是杜甫研究的无限纬度,论文集中诸多文章视角新颖,观点机警,在不同视域,用不同方式推动杜甫研究的进步。
会议中所探讨的杜甫传播与接受问题,促进了杜甫接受史与传播领域的横向扩展与纵深研究。其中沈文凡先生“创作接受”理念的提出,提倡从文本入手,以原始资料为切入点,摆脱传统研究思路的桎梏,真正把影响与接受、发展更好地联系起来,这一思路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广阔发展空间。在精神层面,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穷年忧黎元,叹息场内热”的家国情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担荷精神,这种无所不包的对社会与人类的关怀之情,以及他犹如新闻记者般的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当今社会的国学发展与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文化继承与文化自觉,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陶冶都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