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陵石马 资料照片
近日,一篇题为《胡武功怒了 唐陵石人石马被“洗澡”》的文章,在许多网站和微信朋友圈传播。
作为资深摄影家,胡武功在陕西传媒界和摄影界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在文章中透露,“五一”游览唐建陵和唐崇陵,发现“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发问为何“清除那千年包浆”,并对陕西文物部门提出了批评。
此事一经发布便引起热议,许多关心文物保护工作的网友对陕西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强烈质疑。陕西省文物局经过核实后,迅速作出了回应,文物部门并未对相关石刻进行清洗。
在事实面前,谣传如何被一击即破?文保行动频受争议的背后,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千年文物遭遇“被洗澡”乌龙事件
5月5日,“唐陵石刻被洗澡”的消息传到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原唐陵石刻保护项目负责人马涛的耳朵里。当晚,马涛与咸阳市文物局取得联系,并派人到现场核实情况,发现帖子反映的情况不实,文物部门并未对相关石刻进行清洗。
于是,马涛针对胡武功在文章里反映的内容和照片,逐一进行了分析,详尽地指出其不实之处:
一是文中举例的清洗前图片,胡武功用的是乾陵无字碑碑首、东4石人像,以及一个桥陵翼马的原状照片;而反映其所谓“洗澡”效果的照片,则分别是唐建陵和唐崇陵的照片,完全不能说明所谓唐十八陵石刻“洗澡”发白的破坏性影响,属于张冠李戴,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是文中展示的“被洗白”的唐建陵、唐崇陵的石刻照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局部有黑色地衣苔藓的生长痕迹,只是唐陵石刻表面的微生物生长情况与石刻所处的微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迎风面基本不生长地衣苔藓。反之,背风易积尘而生长较多,黑色的原因是微生物处于休眠期,雨水过后便会复活、变黄变绿;另外,随着空气污染、酸雨频率的增加,石灰岩石刻的表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淋溶现象,造成石刻表面泛白。所以从石刻地衣苔藓较少、本体发白不能说明是所谓对唐十八陵石刻“洗澡”的结果,而是一种户外石刻保存的自然状况。
三是关于文中质疑“清除石人石马上那千年包浆”的问题,也是对专业名词的误解:石刻文物表层风化造成的风化层,并不等同于古玩的包浆,而是一种以有害微生物为主的、活动性的病害层。它们在石刻表面及裂隙繁衍生长,导致文物表面变色、表层风化,是仅次于裂隙的主要病害,对石刻风化层危害较大。针对这类病害问题,在对微生物种类、影响的程度和活动情况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目前国际石质文物保护的理念、原则和程序,文物部门曾在唐乾陵(非唐建陵、崇陵)三件不同风化类型的石刻上开展了探索性的石刻保护清理研究工作,其中采用无损和安全的方法对表面风化物的清除,是为了解决生物风化的隐患,去掉的不是文物表面的包浆,也不是文物表面的氧化层,而是石刻本体表面的有害微生物(地衣)。经近十多年的观察,已保护过的三件石刻目前保护效果良好。
事情随即发生了反转。
面对陕西省文物主管部门和文保专家的回应,5月7日,胡武功通过报纸发表致歉声明,说:“我在微信中发的《‘洗澡’后的唐陵石人石马以崭新面貌迎客》,由于没有去文物部门仔细求证,仅以数十年来所拍的照片中石人石马的变化,就把自己的判断发在微信中。”胡武功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歉疚,“我缺乏文物常识,也不懂文物保护技术。但我十分关爱文物,从20世纪80年代就不断地拍摄和推介过本省的文物遗存,实心实意希望大家都关心文物,保护文物。没想到这次的草率,造成负面影响,实在非我所愿,十分痛心。”
“最小干预”让文物保存“真容”
唐代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而唐献陵的石虎、石犀,昭陵的六骏,顺陵的走狮、天鹿,乾陵的蹲狮、翼马等,又是唐代石刻作品中被视作中国古典雕刻的典范,是中国陵墓石刻的一个高峰。作为“三百里唐代石刻露天博物馆”,唐十八陵石刻有着极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据马涛介绍,唐十八陵现存500多件大型石刻,石刻材质基本为陕西省出产的灰岩石材,其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易受淋溶;而咸阳地区降雨偏酸性。历经1000多年,每座石刻都经历了历史的沧桑。
“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保工作者处理起来必须十分谨慎。唐陵石刻文物体量大,重则有十几吨、二十吨,长期暴露在野外,由于自然因素(温度、湿度、酸雨、生物等)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遭受着非常严重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因此对石刻文物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也很有难度。”马涛说。
据悉,唐陵石刻遭受的主要病害有开裂及石刻表层病害。所谓“石刻表层病害”,主要是指在风化作用下,石材表层所发生的一切外观、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内部结构变化现象的总称。如表层的冲蚀淋溶、沉积结垢、地衣生长、甚至皲裂等现象。胡武功先生所指的“包浆”,其实就是石刻表层一种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而非真的“包浆”。
马涛介绍,针对唐陵石刻存在的病害,文保工作者一直遵循的是“最小干预”的原则,即已经被控制、不会再发展的病害保留原状,但对于正在活动中的病害则采取有所干预的原则。乾陵石刻的清理即属此类。
避免误传,科普不能缺位
尽管问题已水落石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讨论仍在发酵。有业内专家撰文提出,近年来,一些重要文物安全和保护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有时甚至引起种种误解和“诟病”,一方面表明公众对国家珍贵文物资源的热诚关心,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积极监督;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既缺少文物保护知识,又仓促发声、盲目跟风,误导舆论。
反思这些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有不少经验教训应当总结和吸取。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指出,当前文物保护知识普及度远远不够。正是由于缺少对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以致一些正常的文物保护工作被误读、误解、误传,甚至被借题发挥、任意炒作。如果公众知道,所谓“包浆”是古玩界对手串、核桃等手把件器物的把玩过程中所形成氧化层的俗称,就不会将污垢认作“包浆”,媒体也不会将千年石刻表面的有害腐蚀层视为“历史文化的‘包浆’”,对文物的科学保护也不会被调侃成“‘清洁工’们还是费了极大力气‘除污去垢’”。如果观众明白了强烈的闪光灯对一些质地的文物会造成严重伤害,怎么还会举起相机,忍心对珍贵文物“勾魂摄魄”?专家建议,向大众普及科学保护文物的技术措施、工作流程等,可以避免此类事件一再上演,加大文物保护科普力度刻不容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