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叙述个人亲历见闻的“返乡体”文章走红,部分“返乡记”引发争议。比如,某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2月14日发布了署名为记者高某某的《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以下简称《东北村庄》),介绍了作者“每年都回”的家乡民风败坏、赌博盛行、老无所依,并“披露”令人震惊的一些细节。这篇文章经过各大网站转载后,引发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该文在作者老家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小东沟村(2004年已并入宝石村,当地人仍按习惯称小东沟村)引起轩然大波。2月24日,村民和本报记者联系:“返乡记”作者未返乡,“咱小东沟村根本不是那个样!”
正月十五刚过,大红春联写满浓浓年味
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半岛,鸭绿江畔,总人口44万。
2月24日,从宽甸县城出发,沿鹤大高速行驶30多公里,就到了毛甸子镇政府。毛甸子镇党委书记杜景波介绍,毛甸子的经济状况在宽甸算中游水平。
从镇里再驱车20多分钟,小东沟村到了。正月十五刚过,三面环山的小村静谧中带着喜气。几十间小院错落有致,不少院里堆满黄灿灿的玉米,屋檐下挂着红灯笼。很多人家门上贴着大红春联,写满浓浓年味。
走进村民鄂立清家里,老母亲宁凤和儿媳妇卜庆娟一边乐呵呵地包饺子一边热情招呼记者。宁凤老人79岁,身子挺硬朗。老人家告诉记者,照东北的过年习俗,正月里逢七,家里人要一起包顿饺子吃。“也就是图个喜气!要说现今日子好了,过年不用囤那么多年货了,平时啥都能吃上。”
村口偶遇村民李凤荣,她跟记者唠起嗑。“家里5口人,老伴在外做工。儿子在澳大利亚读博士,年前刚回了趟家!”李凤荣满脸自豪。宝石村党支部书记程显英介绍,村里人重视子女教育,去年村里高考600分以上的有好几个呢。
小东沟村现常住村民90余户、470多人,地处响水寺景区深处。《东北村庄》作者的姥姥、舅舅就住在这个村。
在《东北村庄》中,这个“故乡”却是另一番景象,“礼崩乐坏”“高龄老人正在东北的火炕上忐忑地活着”“家风越加败落,族人之间不再友善和睦”……
“今年春节他根本就没回来!”村支书程显英告诉记者,《东北村庄》作者他也熟。文章出来后,村里人都很气愤,好几拨人跑来找他:咱小东沟村啥时候成这样了?这不是埋汰人吗!2月17日下午5点左右,程显英给作者打电话,作者在电话中承认“我这个春节没回去”“我想写乡村的现象,不是新闻报道,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每个人不要对号”“本身就带点真真假假的东西”。
聊起这事,村民谭积华还带着气:“我在小东沟生活30多年了,现如今的日子强老鼻子啦!这么乱写,我们觉得太憋屈。为啥要败坏自己的家乡呢?我搞不懂,全村老百姓也搞不懂,把家乡写得一点人味都没有了。”
鄂恒新21岁,在山东威海上大二。回乡过年的他告诉记者,看到文章挺困惑,“亲戚邻里都挺好的!”
等到枫叶红时,来游玩的车都排成了长队
“咱小东沟就在响水寺景区,每年‘十一’来这儿看枫叶的多了去了,100多辆车,排成长龙!”
“咱附近还有不少景点,像啥九龙潭、东湖瀑布,都美着哩!”
问起周围有啥去处,一帮村民七嘴八舌抢着告诉记者。
谭积华说,小东沟三面环山,山区有山区的不便,可也有山区的优越。开春后就能看见绿,到了秋天,漫山遍野,藏满宝贝,滑子蘑、柞蚕、山野菜,连城里人都赶来采摘。
东北山区的冬天格外冷,过去“猫冬”的多。2004年,小东沟村和宝石村合并,原来的学校校舍也因撤乡并校废弃了。去年,小东沟村民把废弃的学校广场改造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村里人特别是妇女们可欢迎了,忙完农活家务就去跳跳广场舞健身,而这却成了《东北村庄》里“未有节制的娱乐”。
“我老母亲85岁,知道有人胡编乱造埋汰小东沟,说咱一到冬天赌博盛行,输得妻离子散,气得吃不下饭。”村民钟传德说。
“带回广场舞的‘时髦女人’说的就是我。我去宽甸县城,见有人跳广场舞,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赶紧买了碟、买了音响回来,自己琢磨,还教别人跳,村里也支持。”谭积华说,看到这篇文章觉得憋屈,“我们一共20多个人跳广场舞,对身体挺好的,自己也觉得挺美的,怎么到他那儿话就那么难听哩!”
程显英说,现在村里有文化广场,等到4月份一开春,还想把文化广场的土地硬化硬化,再组织些文娱活动,“既然老乡们都稀罕,咱就把它往好里整。”
村民透露,已有旅游公司看好小东沟,准备发展观光农业
在小东沟走村串户,村里人最关心的,还是发展问题。
地处山区,这里与平原村比起来,还有差距,村里现在还用“大锅”看电视。通油路、通手机网络、通宽带,就是小东沟人眼下最盼的3件事。
宽甸山多地少,山里林下作物很多。过去埋怨山高路远,如今接触外头多了,慢慢觉出了大山的好处。毛甸子镇政府正和几家旅游生态公司接洽,有的已经达成合作协议,开春后将对小东沟村所在的响水寺景区实施开发。下一步,还想发展油料牡丹种植,搞观光农业。
从正月十五开始,记者陆续走访了抚顺、清原、宽甸3个县的5个乡村,用当地干部群众的话说,“吃喝啥的早没问题了,就想着怎么发展”。
小东沟村手机信号的确不好,移动、电信信号没有,联通有微弱信号。也因为这样,村民们说,手机成了摆设,微信更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谭积华说,“我是从其他人手机上才看见文章。”记者采访到的村民,留的都是固定电话,他们说手机只有在出村办事儿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孩子上学给老师留的家长电话也是家里座机号码,有手机也没用。我不会用微信,也没听说过那些伤风败俗的事。前两天,我还问别人啥叫‘约炮’,没想到是那事儿,给我整得还挺不好意思。”村民吴国华说。
几天来,本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作者本人,但他通过其他人表示不打算回应,记者25日晚再次拨打其电话仍未接通。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