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过的那些年》李开周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都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旧时那些烘托节日氛围的礼仪、符号、习俗,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那么古时人们又是怎样过年的呢?近日宋朝风俗史人气作家李开周穿越回宋朝,写下《在宋朝过的那些年》,带着读者体验了一下八百年前的“年味儿”。在这桌宋朝的年夜饭上,有不少南京人的点点滴滴,翻完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古代南京人过年与现在有这么多不同。
大人都睡觉小孩来守岁
苏东坡曾经因为在陕西当地方官,不能回乡与父亲团聚,特意写诗三首《馈岁》、《别岁》与《守岁》抒思乡之情。守岁当然指得就是除夕一夜不睡。“其实宋朝各地均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谁来守岁。就宋朝大部分地区而言,除夕守岁的规矩应该是小孩值夜而大人休息。”这样的传统,似乎与我们现在有很大不同。
小孩子兴高采烈,围着火盆放鞭炮、吃甜食、耍铜钱,熬一个通宵,他们的父母却无需如此,尽可以早早地上床休息。“如此奇俗看似不合情理,实则大有学问。”李开周解释,“小孩子盼望过年,吃完年夜饭,兴奋劲儿刚刚开始,如果勉强他们上床睡觉,未必能成功。而大人们在此之前整日奔忙,为过年操劳了好些天,到了正月初一还要四处拜年和迎送宾客,除夕应该好好休息。而新正拜年,规矩颇多,小孩子上蹿下跳,为了不让他们添乱,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诱导他们去守岁了。”
“不过宋朝人很含蓄,绝对不把这些‘好处’ 明明白白解释给孩子听,他们只是三百年如一日地坚持向孩子传播一条民谚: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让爸爸长寿,让妈妈长寿成为最好的理由。”于是,宋朝人过冬至居然也要守岁。
皇帝大年初一要上朝
还没到假期,似乎大多数人都已经无心工作,掰着指头算着放假的日子。宋朝究竟放假放多久呢?“老百姓同我们现在也差不多,都是7天,但是对官员大臣们来讲,放假并不代表可以回家睡大觉。”李开周告诉记者,“官员的工作是上班,皇帝的工作是上朝。宋朝皇帝并非每天都上朝,事实上任何朝代的皇帝都不需要天天上朝,正月初一那天凌晨,大约四点钟还不到,离天亮还有三个多小时的时候,皇帝已经穿上绛纱袍,戴上通天冠,在宫殿里焚香祷告祭拜上天了。半个小时后,宫门缓缓打开,宰相率领百官迈步进宫,各国派往大宋贺年的使臣也都来了。”
起这么早干什么呢?接受大臣的“常起居”。李开周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常起居是不谈国家大事的,纯属请安闲聊,“皇帝真正上朝的周期是五天一次,一般在每月的初五、十五和二十五的早上举行,这叫‘常朝’,意思是按照常例举行的朝会。举行常朝的时候,并非文武百官全都要参加,只有五品以上并且身在京城的大官才有资格。”李开周解释。
南京人给压岁钱也有讲究
如今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但是对洋节日倒是相当热衷。李开周告诉记者,古时人过春节其实就过成了万圣节一般,“假设您是一个宋朝人,一觉睡到大年初一,早晨起来出门上街。在你打开大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被吓昏过去。当你刚刚打开那扇门的时候,门口很可能突然冒出来几只青面獠牙的恶鬼,尖叫着向您猛扑过来。你最好从腰包里摸出一把铜钱,朝那些恶鬼撒过去。只要掏钱,鬼就会撤;如果不掏钱,鬼会堵在家门口,不让你离开。他们都是赶在大年初一早上沿门挨户讨钱的乞丐。”
从民俗学的角度讲,无论是新正早晨的乞丐扮鬼,还是除夕夜里的神鬼游行,其实都是上古傩戏的遗风。“恶鬼被赶走了,就可以平平安安过大年了。”而年夜饭也大不同,“宋朝人的年夜饭非常丰富,还有必不可少的馎饦与春盘。陆游《岁首书事》: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即起换钟馗。两句诗写出宋朝年夜饭主食,是馎饦而非汤圆或饺子,贴春联时间在初一黎明而非除夕之前。”李开周介绍,馎饦在我们现在就叫做“猫耳朵”。
而孩子们关心的压岁钱,南京人也有讲究,“宋朝给亲戚家的小孩子发压岁钱是按年龄的,故此叫‘随年钱’,这一点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