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三百年 新读红楼梦
华西都市报记者对话红学名家求解红楼疑云
编前
关于曹雪芹的生辰,学界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但就如红学大家刘心武所言,这个疑点并不妨碍我们于何年纪念这位文学巨匠。
是故,今年,2015年,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已成共鸣。与之相应,华西都市报记者新近还从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了解到,“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曹雪芹文化艺术节 ”的活动时间表,项目繁杂,蔚为大观。而此纪年纪念曹雪芹诞辰不惟国内声势如潮,在欧洲,红学研讨会,外文版再版发行,红楼音乐演出等活动也是琳琅满目。
《红楼梦》不朽,更多地还体现在时代的唱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红楼热”又以新的姿态生长起来……有鉴于此,华西都市报特推出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系列报道,以期新读“21世纪的红楼”。
刘心武,以《班主任》闻名文坛,后以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后,刘心武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2005年受邀到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创下极高的收视率。
若仅就家喻户晓这个角度而言,作家刘心武自是当仁不让的红学名家。因而,他在曹公300年之时,谈议红楼,也是有足够的发言权的。
实际上,在2014年底,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曾在北京面对面采访过刘心武。谈及对红楼的阅读和研究,刘心武自陈那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一直没有中断。6月20日上午,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邮件再次专访到刘心武先生。
或有感于红楼新趋势,兼怀曹公的如椽巨笔,刘心武通过回复邮件,写下了他对曹公的由衷敬意:“您的呕心沥血之作《石头记》(《红楼梦》),到21世纪得到越来越多的国人——特别是1990年后诞生的一代——的欣赏与认知,您可含笑于九泉!”
·新读红楼,刘心武的几个﹃但是﹄·
生之谜/
生辰尚无直接史料 但不妨碍纪念伟大
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作为著名红学家的您会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
刘心武:实际上,曹雪芹的确切生辰现并无直接史料可认定,认为他生于1715年只是一种推测。周汝昌先生曾考证出,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闰四月二十六日,那到今年就还不满300年。但这不妨碍我们在何年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我最近根据在宁夏和上海的演讲整理出两篇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长文,也有纪念这位伟大作家的用意。
作为《红楼梦》的痴心读者和资深研究者,对于曹雪芹,您最想说点什么?
刘心武:我最想说:您的呕心沥血之作《石头记》(《红楼梦》),到21世纪得到越来越多的国人——特别是1990年后诞生的一代——的欣赏与认知,您可含笑于九泉!
有人认为,做曹雪芹的研究,和做《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研究,还是有不少区别的。您怎么看这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刘心武:红学有许多分支,曹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有助于读者阅读欣赏《红楼梦》。各分支的研究都应该采取科学方法。当然科学方法也是多元的,不能只允许一种或几种存在。我的研究大体属于探佚学这个分支,我采取的两个方法是国际上很流行的,一是原型研究,一是文本细读。
著之疑/
允许不同观点并存 但读者不必太关注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一直都有很多说法,甚至有人认为,《红楼梦》并非曹雪芹所著。
刘心武:一般读者可以只阅读《红楼梦》,而不必太关注红学研究中的纷争。但偶尔涉猎一些相关文章著作也无妨,起码可以增添对《红楼梦》的兴趣。虽然我认同“《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一学术研究成果,但对其他论述,如“《红楼梦》的原稿是明末清初洪昇写下的,后经曹雪芹整理成书”这类观点,虽然到目前还不信服,却也持尊重的态度。红学研究是公众共享的学术空间,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存。
您最新的《红楼梦》阅读心得和发现,是什么?
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1月推出了我研红成果的最新选集《刘心武谈<红楼梦>》,其中有许多篇幅谈及书中的小人物,这书在3月又有加印。
读之惑/
红楼梦书可以不读但不可以不尊重
广西师大出版社去年在网上做了一个调查:那些你死活都读不进去的书。书单上《红楼梦》赫然在列,而且还位列榜首。很多文化学者为此心生忧虑:经典名著是否正在与当代读者日渐疏离?作家王蒙更是直言:“读不进去《红楼梦》是读书人的耻辱。但也有人觉得,阅读《红楼梦》需要一定年龄的时机。而且现代社会人们精神文化产品选择很多,不读《红楼梦》也很自然。对此,您如何评价?
刘心武:实在读不下《红楼梦》,不读也罢。你可以不读,却不可以不尊重《红楼梦》。
在您看来,如果想要较好地领悟《红楼梦》,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刘心武:不一定。任何识字并自愿阅读的人士,都可能从中获益。阅读《红楼梦》不应设置门槛。
传之传之要要/
欢迎“听”红楼但必须尊重著作权
技术的进步并之快节奏的生活,催生了“听”红楼的现象,且影响日深。记者便听说,有爱好者在跑步的时候听您在百家讲坛上解说《红楼梦》的原声,此外,您有关《红楼梦》的文章,也被人在网上念读给听众。不知道,这些“有声”的红楼是否经过您的授权?
刘心武:最近有人跟我说起过这事,我会进一步去了解。我欢迎以任何方式推广我的独创作品,但前提是必须尊重我的著作权。
人们不愿阅读纸质小说,却愿意听小说,听别人解读,对此您怎么看?
刘心武:听读是很好的文化接受方式,年轻人尤其喜欢。我能理解。但是,我觉得听读后如果觉得那个作品不错,再去买书来翻翻,也许更能获益。
很多人喜欢1987年版的《红楼梦》电视剧,认为近些年拍的版本很差。对于红楼梦的影视化,还有人认为,影视永远无法完全表达其的精髓。您认为呢,您会看1987年版的电视剧吗?
刘心武:我也觉得,到目前为止,1987年王扶林导演的那一版很好。超越它似乎很难。但我相信以后终将有超越它的影视版本出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