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和“轻骑兵”的广播剧,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它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所接受了。就广播文艺节目而言,广播剧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何谓广播剧?
有人说,它是声音艺术;也有人说,它是动作艺术;还有的人说,它是戏剧艺术。
概括起来,广播剧以广播的特点,用对白、音乐、音响效果等艺术手段创造听觉形象,展开剧情,刻画人物,有时穿插必要的解说词,帮助听众了解剧中情境和人物的活动,诱发联想,从而达到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那么广播剧有哪些艺术特征呢?
一
与任何剧目一样,广播剧也由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起来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间,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录音技术、还音技术的普遍应用,唱片的出版发行,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建立,有声电影的成功,无疑都对人类听觉感受能力的发展提高起了巨大作用。
不久,具有语言、音乐、效果三种声音因素的综合性听觉艺术——广播剧应运而生。
一九四二年初,英国的BBC电台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播剧《煤矿之中》,引起轰动。随后,前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播出了广播剧《母亲》、《丹娘》等。一九四六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制作并播出了第一个广播剧《黎明前的黑暗》。一九五二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反映铁路工人支援国家建设的广播剧《一万块夹板》。一九五五年前后又制作了一大批广播剧,如《安业民》、《皇帝的新装》等等。六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广播剧是《红岩》、《杜十娘》、《三伏马天武》等。尤其是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二年期间,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播出了《求索》、《真与假》、《千古流芳彭元帅》等300多部题材重大,制作水平较高,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广播剧。广播剧制作的最早最多最有影响的是北方各省市电台。可以这样说,广播剧在粗犷辽阔、丰腴肥美的北国大地发芽、抽枝,汲取黄水黑土的精髓,健康茁壮。据统计显示,全国省市地州盟电台每年可生产1000多部广播剧。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零年,襄樊人民广播电台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就制作了《烽火襄阳》、《将军的抉择》、《从洞房里听来的故事》、《心愿》、《潘金莲》等20多部广播剧,并在中广学会地市州盟电台分会上选录、获奖,源远流长的古城襄樊文化传说统,在汉江两岸开花、结果。
如今,广播剧已被中宣部列为“五个一”工程奖评奖范围。既然“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鲁迅语)
二
著名美学家库森、哈特曼等曾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想象力艺术。广播剧则属于听觉艺术。剧情、人物的外形、动作都要靠听视转移、表象联想引发的想象在脑中浮现,因此,对剧本的结构要求更严。
电影剧本、话剧等通常结构为:一主脑,二支歌,三大场,四曲折,五六大章,七八个人。广播剧本也离不开这个圈。具体地说,根据积累的生活素材和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的戏剧构思,也就是设计人物关系、组织戏剧情节和安排场景。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广播剧本离不开故事,而故事是靠情节展示的。“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和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亚里斯多德语)同时,故事易于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跌宕复出,情绪激越。
如中央电台播出的广播剧《莲花湾》的结构是这样的:主人公莲花与清泉相爱,水畔相会莲花要清泉托人到自己家去提亲;清泉娘亲自登门,被莲花爹拒绝;清泉回避莲花,却又在水畔相遇,莲花和清泉二人合计向父亲提出,容三个月期限为莲花哥哥结婚筹款;莲花、清泉二人不分昼夜,织席凑款;款子刚刚凑足,清泉娘突然病危住院;到期交不出款子莲花爹逼莲花同相亲人见面;莲花跑出家门找县妇联,妇联主任为莲花打抱不平,找到莲花未过门的嫂子;莲花回家,未过门的嫂子家退回彩礼退亲;为成全哥哥,莲花找到相亲人答应婚事要回彩礼;莲花哥哥成亲,莲花突然失踪;清泉痛不欲生,跳水寻找莲花,被人救起;有人在乡里亲眼见过莲花,清泉飞奔而去;莲花告诉清泉自己打算投水自尽却被妇联主任救了……这部戏的这一个情节与另一个情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第一个情节是第二个情节的因,第二个情节既是第三个情节的因又是第一个情节的果。作品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首尾相连,一线贯穿的完成了人物塑造,表达了主题。
当然,广播剧本中还应注重提供背景,显示性格,渲染气氛,概括情节,规范题旨,引发冲突等等,这里不再细谈。
三
广播剧的艺术手段之一是对白。剧中人物间的冲突,都是靠语言来完成的。而这个语言,指的是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达到准确、鲜明、生动,更加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学语言。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和《水浒传序三》中,曾赞扬《水浒传》写人物的成功,“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奇本事”,“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文艺战线上的旗手鲁迅先生对《水浒传》和《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大加赞赏,他说:“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以《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为例。
刘姥姥:“请老寿星安!”
贾母:“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刘姥姥:“我今年七十五了。”
贾母:“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
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我们是受苦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
那庄稼活也没人做了。”
贾母:“眼睛牙齿都还好?”
刘姥姥:“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贾母:“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
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
我都不会,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
子孙女儿玩笑一会儿就完了。”
刘姥姥:“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
贾母:“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
两个老太太都上了年纪,地位、身份不同,说的话也不相同,真是什么人说什么话。这种语言正是广播剧中所追求的语言。
广播剧中的语言,一是人物语言,二是解说语言。全剧的基本构思、主题深化都要靠语言表达出来。
另外,开篇要有奇笔。就像常说的写文章,开头:凤头——美丽漂亮;中间:猪肚——饱满厚实;结尾:豹尾——短促有力。
试举襄樊电台制作的广播剧《从洞房里听来的故事》几段解说和对话。
解说:仲夏的一天傍晚,在素有“不夜城”美称的祖国北疆边陲漠
河,驻扎在这里的武警黄金部队全体官兵正在一幢“木刻楞”
里,为一对新婚夫妻举行别开生面的婚礼。
司仪:下面请证婚人、我们的二号首长王政委讲话。
王政委:今天,我能荣幸地参加新郎——李青山干事和新娘——皮
玉芹记者的婚礼,感到千分的高兴,万分的激动!为什么这
样说呢?记得在一次全国人代会上,我军的一位代表在小组
发言时自嘲地说:现在的军人,打起仗来是最可爱的人,抢
险救灾是最可靠的人,负伤致残是最讨嫌的人,转业复员是
最多余的人。这话很符合实际。就拿我们武警黄金部队来说
吧,干部战士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寻金探宝,长年累月战斗在
深山密林,也许就是大兴安岭的雄风,把小伙子们抛给姑娘
的红绣球刮得无影无踪。说实在的,官兵们的婚事,成了我
们领导的心病。可歌可敬的是,在这个背景下,新娘皮玉芹
记者,这个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在全国明星城市古城襄
樊的一家新闻单位工作的姑娘,带头破除陋习偏见,大胆地、
真挚地把爱献给我们武警黄金战士。作为部队当家的,我能
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吗?!我没有更多要说的 衷心地祝
福已拿到“砍伐证”的新郎新娘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
也殷切地希望明年为我们武警黄金部队生个背地质包、拿地
质锤的。我的话完了,谢谢!
……
解说:有言道,他乡遇故己,老来喜得子,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
时。这是人生的四大喜事。可是,闹洞房的干部战士走后,
新郎李青山干事躺在床上,双手垫在后脑勺下,长嘘短叹,
闷闷不乐,以至于使新娘皮玉芹记者疑窦顿生。
新娘(不解地):青山,你这是咋了?
新郎(沉痛地):我心里有些难受。
新娘(吃惊地):心里难受?那为什么?
新郎(直率地):为了一个人,一个女的。
新娘(惊愕地):为了一个女的?
新郎:是的。
新娘(声音发颤地):这,这……
新郎(啧怪地):亏得你还是耍笔杆子的,醋性真不小!
新娘(迫不及待地):那我问你,这个女的究竟是你的什么人?
新郎(脱口而出):邻居。
新娘(气汹汹地):邻居?跟你什么关系?
新郎:玉芹,告诉你,她是我们村张大娘的独闺女叫雪花,我跟
她呀,不是一朝的人,她的年龄比我大好大一截子呢!
新娘(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心里难受?
新郎(长叹):玉芹,你听我说,雪花姐的遭遇可惨了!
新娘(勉强地):是吗?那你讲给我听听。
从上述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广播剧的解说语言和人物语言,在推动剧情,转换场景,承上启下,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深化主题中,作用不可低估。
四
文艺作品讲究真、善、美。广播剧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广播剧除具备题材好,结构巧,语言妙外,音乐、音响选择得当是广播剧成功的重要一环。法国启蒙运动学者狄德罗说:“美就是真、善的形象表现。真、善、美是些十分相似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上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狄德罗所说的“情状”,指的是音乐、音响。
文艺广播作品,必须有录音音响,语言音响,配乐音响,效果音响。而广播剧对配乐音响和效果音响十分讲究。
广播剧的配乐音响选择大致可分为,概括剧情的主题思想,表达作者对剧中内容、人物、事件的主观态度;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加强戏剧性;加强对剧情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还常有背景音乐、转场音乐、环境音乐、生活音乐、抒情性音乐、叙述性音乐、情节性音乐等。
配乐音响在广播剧出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声源的,一种是无声源的。有声源音乐可以增强广播剧的真实感,无声源音乐可以充分揭示人物心理状态,加强感情因素等作用。
例如,襄樊电台制作的五集广播连续剧《将军的抉择》,第一集开头部分就选择了《解放军进行曲》一段音乐,使听众脑海里出现这样的画面:我华东野战军正向盘踞在济南的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的老巢开战,济南就要解放了。
在第三集,我华东野战军指战员战后休整间隙,官兵同乐这场戏,出现了《沂蒙山小调》的音乐。这种音乐可以丰富和扩大听众对该剧的体验和感受。
广播剧因题材不同,使用的音响也不同。通常音响分为:
动作音响。由人或动物的行动所产生的声音,如人的走路声、开关门声、打斗声、动物的奔跑声等;
自然音响。自然界中非人的行为动作而发出的声音,如山崩海啸、风雨雷电、鸟叫虫鸣等;
背景音响。亦称群众杂音,如集市上的叫卖声、运动场中群众的喊叫声、战场上的喊杀声等;
机械音响。因机械设备运转所发出的声音,如汽车、轮船、飞机的行驶声,工厂机器的轰鸣声,电话铃声,钟表的滴答声等;
枪炮音响。使用各种武器、弹药所发出的声音,如枪声、炮弹、地雷、弹着点的爆炸声及弹道呼啸声等;
特殊音响。人为制造出来的非自然音响或对自然声进行变形处理后的音响,这类音响多半在神话及科幻题材的广播剧中使用。
例举广播剧《将军的抉择》中的一场戏的音响效果:
郭立轩:呵,咱们还是赏月、饮酒,不谈政事……吴军长,你知道,
这大明湖里为什么看不见蛇行,听不到蛙鸣吗?
【水声,划桨声。
玉屏:绍周,表弟陈刚回来了,他要见你。
吴化文:就说我身体欠佳,改日再见。
【脚步声。
总之,选择重大的题材,编织可信的故事,提取感人的细节,精配音乐音响,认真录制,这就是广播剧艺术的优势和它独特的审美特征所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