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经济日报:增产量稳价格迎峰度冬——央企全力以赴保障能源供应
油气开发领域,中国石油全年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煤炭方面,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量稳产高产,连续15个月保持5000万吨水平,助力全国煤炭产量刷新历史纪录;核电'...
油气开发领域,中国石油全年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煤炭方面,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量稳产高产,连续15个月保持5000万吨水平,助力全国煤炭产量刷新历史纪录;核电领域,中核集团旗下25台核电机组累计安全发电超过240堆年,核能发电量再创新高……在国际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下,在国内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国资委部署央企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中央能源企业带头保供稳价、保障民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面启动保供模式 早晨6点,河北沽源双爱光伏电站一片片“蓝”板海洋里出现一个身影——三峡能源河北分公司运行班长郭树忠,他熟练地从背包中取出测温仪、望远镜,对杆塔附属金属、导线等进行观测。 “做好线路巡视和防覆冰工作,是降低故障最有效的办法。”郭树忠说,雨雪冰冻灾害是威胁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杀手”,线路一旦长时间遭遇覆冰,就有可能引发断线、导致停电。 入冬以来,能源保供压力加大,各大能源央企全面启动保供模式。发电企业全力以赴采购电煤,有力确保用电高峰发得出、顶得上。2022年以来,中央发电企业累计发电5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比重63.1%,高于央企装机规模8.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在煤电价格倒挂的情况下依然顶峰发电,非计划停运及出力受阻情况明显好于全国水平。 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全力以赴增产量、稳价格。2021年中央企业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增幅0.9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煤炭日均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两家企业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自产煤合同签约率达93.6%、履约率近100%,2021年以来累计让利超2400亿元。 石油石化企业加强调度协调,有效保障冬季用气供得上、稳得住。面对国际天然气紧缺、价格高位运行的严峻挑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企业在确保气田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海上气田建设,加大进口油气资源获取力度,2022年自产天然气达到1899.9亿方,同比增长7.1%;总库存达177.2亿方,同比增长17.2%,有关部门安排的1750亿方天然气资源保障任务全部落实到位。 能源通道稳定畅通 2023年1月1日,坐标河北黄骅港,最低气温零下8摄氏度。站在装船码头,料峭的海风更加刺骨,码头上却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一船船煤炭正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黄骅港已完成煤炭下水外运2.05亿吨,连续4年突破2亿吨大关,稳居全国煤炭第一下水港之位。“面对低谷和高峰,黄骅港务积极协调上下游单位提升车船货类的匹配度,全力确保来车即能卸,来船即能装,绝不在港口环节掉链子。”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公司生产指挥中心计划员陈浩说。 入冬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做好运力安排,强化煤炭铁路、公路、水路运输衔接协同高效顺畅;统筹抓好电网、管网安全运行,确保电力和油气安全稳定输送。 特高压是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重要一环。日前,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联合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集中开展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在3天内连续消除特高压输电线路上5处缺陷。 “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具有安全可靠、机动灵活、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可以快速把作业人员送达作业点,代表着国内最先进的检修消缺技术。”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岳灵平说,近年来,高新技术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供应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司在加快探索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技术应用的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孪生、无人机巡检、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手段,构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特高压智慧运检新模式,全力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21年9月底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家企业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持续优化需求响应机制,累计组织跨区跨省支援3000余次、电量近500亿千瓦时,最大限度控制了有序用电规模。特别是针对2022年夏天川渝地区超常规电力紧缺情况,创造性实施德宝直流调度、江城直流首次反送川渝等措施,守住了电网安全的生命线和民生用电的底线。 完善能源保供长效机制 考虑到迎峰度冬的不确定性,还需进一步高质量打好能源电力保供阵地战、攻坚战。国资委表示,煤炭企业要加快办理产能核增手续,尽快释放先进产能;要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确保合同签约、履约、价格执行3个100%。发电企业要把能源保供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多存煤、存好煤,确保顶峰发电有煤用、不停机。 国资委强调,电网企业要发挥大电网优势,持续优化提升跨省跨区调度能力;要做好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引导用户错峰避峰。石油石化和管网企业要高效足额落实保供资源要求,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加强组织调度、优化生产、强化运输保障。 能源保供是场持久战,持续发力需要完善长效机制。2022年12月30日,中煤集团与国家电投煤电项目专业化整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此举有利于中央能源企业从应急性保供转化为通过股权合作、整体开发实现体制性稳定性保供。 国资委强调,实施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我国能源基本国情,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央企业要带头落实要求,积极推进重大煤电项目落地,确保已开工的煤电项目按期投产,推动煤电项目加快核准、已核准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同时,要加强重要能源、油气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进口多元化,提升运输通道掌控力,切实增强能源电力供应的支撑托底能力。 【责任编辑:俞昭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