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新华网:北京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布
北京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4月7日从北京市国资委获悉,《北京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近日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
北京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4月7日从北京市国资委获悉,《北京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近日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这份近万字的方案中,推出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新机制、新举措。
花样激励引入职业经理人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将通过混改深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分层分类开展混改,把上市作为主要形式。 方案中设下的“小目标”是,到2022年,力争每家竞争类企业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竞争类企业资本证券化率提升到60%以上。同时,还要支持和引导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企业要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提高战略投资者的数量和质量。”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贵林表示,还将支持混改企业全面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国企选人、用人也将更加市场化。根据方案,国企未来将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按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经理班子成员达到一定数量。企业管理人员将大力推行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以激发人才活力。 激励机制不足,是国企长期的“痛点”。方案对症下药,要求国企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用足用好股权和分红激励、股票期权、超额利润分享等。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员工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鼓励从事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国企,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实施跟投。 追加研发力争重大项目落地 近300个项目入选高精尖产业项目储备库,累计拥有近500个各类创新平台,近1500个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十三五”期间市属国企创新加速,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北京国企又将扮演何种角色? 方案表示,将积极引导国企大力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更加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具体说,一方面国企要加强与央企合作,争取重大产业和创新项目在京落地;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关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推动国企优先采用首台(套)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主动参与“三城一区”建设。 “与过去相比,将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张贵林介绍,方案还提出一系列可量化的“硬指标”,并将研发投入强度纳入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到2022年市属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0%,三年累计新增研发投入不少于1200亿元,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 创新成果如何变为“真金白银”?方案表示,国企要聚焦“高精尖”产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在城市出行、科技冬奥、智能工厂等领域,国企将推出不少于100个新应用场景,让更多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 加快盘活国企登上新舞台 “两区”建设是北京“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头戏。在服务“两区”建设中,北京国企将建设跨境电商保税仓、体验店,推动王府井免税店在京落地,支持国企发展首店经济,全力服务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服务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方面,近日由市属国企北京金控集团发起成立的“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已经亮相。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国企发展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北京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按照方案要求,统筹指导国企在津冀集中布局,主动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并加快将符合功能定位的国企向城市副中心转移。 城市更新是国企发展的另一片战场。根据方案,国企闲置的土地、房屋资源将加快盘活利用,一批老旧厂房和低效楼宇也将改造升级。同时,方案还鼓励国企利用五环内和城市副中心的土地空间,优先引入补齐产业创新和城市功能短板的设施项目,五环以外土地空间优先用于高端制造项目。国企还将深度参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老小区重现生机。 作为服务社会民生、保障城市运行的“顶梁柱”,国企将加大交通、水务、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优化地面交通线网,开通轨道新线,方便市民出行。 【责任编辑:赵艺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