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中国青年网:国企改革如何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
2020年9月,肖磊作了一个决定——他凑了120万元,现金入股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ART混改项目。虽然他从2013年博士毕业就'...
2020年9月,肖磊作了一个决定——他凑了120万元,现金入股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ART混改项目。虽然他从2013年博士毕业就开始做这个项目,对产业也信心十足,但真到要掏真金白银的时候,还是免不了有压力。
没想到的是,不久,一笔80万元的股权奖励落到他头上。他和其他几十名团队成员一起,以股权激励的形式分享了中车株洲所作价4000万元知识产权的30%。肖磊得到的奖励最多,约为价值80万元的股权。最少的一名也有十几万元。“没想到公司会拿出来这么大一块奖励技术团队。”肖磊说。 根据2018年3月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开展“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选取百家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深入推进改革。 改革中,许多企业不约而同牵住了人才这个“牛鼻子”,股权激励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倒逼出来的改革 子企业6名经理层成员竞聘连任失败被转入普通岗位;300余名中层人员被强制排序,同一层级下,年薪最高者是最低者的1.6倍;有12人在近两年被强制退出经理人序列;30余人受到惩处……这是中车株洲所推动“两制一契”改革以来的“奖惩单”。 “能上能下”,上的人高兴,下的人呢? “这个改革一定能成功吗?如果不一定能成功,为什么要现在把我的干部职位卸下来?”被“请下”干部岗位的人找到中车株洲所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华伟,问得诚恳又疑惑。 不光是老领导有疑问,年轻人也有困惑。中车株洲所围绕产业化设置激励机制,根据“二八原则”,将核心产业中约30%的青年人才划为核心人才,同批进来的同事,一下子有了区别。 那么,不改革行不行?当然不行! 庆幸的是,在中车株洲所,从上到下,只有改革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获得长期发展,已成为共识。 这一观念的转变是被外界倒逼出来的。2016年前后,全国多地房价上涨,株洲的房价从4000元/平方米,涨到8000-9000元/平方米。原本在湖南省区域引进人才,株洲生活成本较低是优势。但房价上去了,工资却没跟上。2017-2018年,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其中包括不少核心人才,离职后能找到超原工资两到三倍收入的工作。 李华伟介绍,每一名员工离职,公司都会进行谈话。离职的原因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薪酬问题。 李华伟说,作为高铁产业核心平台,中车株洲所在业界是能够得到认可的。但是因为相关核心专业人员薪酬待遇和一线城市差距太大,长沙、武汉、成都、南京等城市,对中车株洲所的人才虹吸效应明显。前些年校园招聘,中车株洲所选择“985”、“211”高校排名靠前的学生不是难事。而近几年,招聘越来越难。 同时,随着近几年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轨道交通行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从高毛利时代向低毛利时代转移,用以前国企的打法可能无法满足市场化需求。“不改也不行”。 不动存量就很难推动真正的改革 “如果不动存量,就很难推动真正的改革。”李华伟说,2020年,中车株洲所主动合同到期、主动解约的人员约40名。这部分以往不会碰的“硬骨头”,他们主动拿起来了。 而最大的阻力也是存量利益再次分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一些国企行政化色彩浓厚,按资排辈现象严重,这些单位在三项制度改革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中,就会遇到很大阻力。有些国企虽然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在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并未做到因市场需求设岗和因岗用人。 “经常会出现类似内部人控制现象,因为资历高的人往往都是企业的‘老人’,他们会团结起来排挤年轻人并阻碍年轻人的发展。”张春晓说。 如何减小改革的阻力?李华伟介绍,他们动员干部,告诉大家,双百行动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内部其他产业板块化解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工资待遇差异化并非一部分人涨、一部分人不涨,而是一部分人涨得多、一部分人涨得少。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增量,通过增量的差异化让大家共享发展红利。 中车株洲所董事长李东林指出,以公平、有效的正负激励为牵引,着力发挥经理人和科技人才的“杠杆效应”,让得到激励的人有感觉、得不到激励的人也有感觉,达到传导压力、激发活力的效果。 中车株洲所率先在中车实施科技企业岗位分红,2019年超额完成最高挑战性利润指标,分红1330万元,激励300余人,其中70%以上为技术骨干,最高者分红额度达到最低者的4倍。 中车株洲所围绕产业化思路选拔人才,将专业核心人才待遇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和核心制造商对标,提到接近一线城市水平。 国企的工资总额制度决定了工资根据效益进行分配,而企业效益和市场规模不可能没有波动,待遇下去了,人员流失了怎么办?中车株洲所设计中长期战略为人才提供保障。通过预支工资、三年锁定的方式,让核心人才提前享受收入提高的红利。 “只要拥有了人才,并为人才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企业也就赢得了发展。因此,抓住了人才,也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张春晓说。 改革让年轻人焕发活力 李华伟说,人才改革对产业进步有绝对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他看来,核心团队肯吃苦,干事创业激情更高,效率意识也增强了。以前国企保持着“人多好办事”的观念。混改之后,大家意识到,如果招来的人不干活,钱也要分他们一份。如果不需要那么多人,就不招聘了。 很多人才在改革中得到了重视和锻炼:中核集团的4家二级子公司总经理实现了市场化招聘;长电联合的高管人员全部通过社会化选聘,股东不派高管;前海供电公司对部分重点业务岗位实行岗位加绩效薪酬,对市场化程度高的业务岗位实行更有弹性的薪酬制度…… 张春晓认为,国企改革中,特别是三项制度改革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企业的年轻人一定是最大受益者。“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在行业中良性发展的企业,其各类人才一定是良性发展的。优秀的企业为其人才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而人才的发展又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在一个优秀的企业中,各类人才都是受益者,青年则是最大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赵艺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