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3日讯(记者 郭文培) 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增强,防癌体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癌症筛查究竟有必要吗?哪些人群需要进行防癌体检?在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很多癌症越是在早期,治疗效果越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预防控制部主任张亚玮介绍,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其中,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关注身体早期变化,如出现危险信号要尽早就医,实现早发现早诊疗。二是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筛查标准,高危人群考虑筛查。
哪些危险信号要预警?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
根据“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系列科普读物——《认识癌症 可防可治》,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与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黏膜有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与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出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
《认识癌症 可防可治》一书介绍,不同癌种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恶性肿瘤,高危人群也不同。除了年龄这一共同的高危因素外,判断自己是否是高危人群,还需要了解自己家族中是否有肿瘤患者,审视自已是否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更专业的判断还需要肿瘤医生的综合评估,例如胃癌、结直肠癌等,会借助高危因素量化问卷的筛查评分系统来进行风险分层,更有助于后续筛查方案的选择。
常见肿瘤的高危人群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一)肺癌:年龄≥5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
吸烟:吸烟包年数≥20包,包括曾经吸烟包年数≥20包,但戒烟不足15年;[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x吸烟年数]。
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有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史、肺结核病史者。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至少1年。
家族中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有确诊肺癌病史。
(二)乳腺癌:乳腺癌的高风险人群指符合以下三点中任意一点的女性。
(1)有遗传家族史,即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①一级亲属(包括母亲、女儿以及姐妹)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②二级亲属(姑母、姨母、祖母和外祖母)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③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④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①月经初潮年龄≤12岁;②绝经年龄≥55岁;③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病史;④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⑤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型或致密型。
(3)具备以下任意两项者:①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4个月;②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活产年龄≥30岁;③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④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2次。
(三)肝瘤:在我国,最常见的肝癌高危人群是乙型肝炎患者,特别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乙型肝炎患者。除此之外,高危人群还包括患有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防性肝炎、其他原国引起是肝硬化以及肝癌家族史。另外,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起了很大作用。例如,酗酒、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长期进食含亚硝酸盐食物、饮用水源污染等。
(四)食管癌:年龄≥40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条者。①来自食管癌高发区;②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泛酸、腹胀等;③有食管癌家族史;④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如食管不典型增生、CIN等;⑤有头颈部肿瘤病史;⑥合并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热烫饮食、进食过快等。
(五)胃癌:将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査对象。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良、恶性疾病的术后残胃;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五)结直肠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综合个体年龄、性别、BMI等基本信息,结直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等疾病史以及吸烟、饮酒等多种危险因素来进行综合判断。特别是具有以下风险者:①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包括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②本人具有结直肠癌病史或肠道腺瘤病史;③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④本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拒绝盲目,无特殊情况年轻人没必要进行癌症筛查
“特别强调的是,如不符合筛查条件,最好不要去检查,因为被误判的可能非常高,可能会带来不必要伤害。大家一定要科学防癌。”张亚玮说,“一级预防是完全没有创伤的,有问题才会进入到二级、三级阶段。进入二级预防后,筛查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有的筛查手段都存在假阳性率,进一步的确诊也是有风险的,目前最好的筛查PPV(阳性预测值)达到10%已经相当不错了。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去进行筛查,认为很可能得了疾病,再去做深度检查,进行活检病理,到最终确诊为癌症,这个可能不到10%。”有些由筛查发现的早期癌症很可能是惰性癌,其治疗并不会获益,还可能带来伤害,但很遗憾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无法区别惰性癌和进展癌。
为此,针对年轻人癌症体检,张亚玮建议:“年轻人更应关注的是,在一级预防的方方面面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时,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一旦有变化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患病。”
“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到了一定年龄,该查的时候去查一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魏文强表示,要科学认识癌症,防癌体检一般针对癌症的高危人群,依据年龄和家族史等情况对参与筛查的人群进行设定,主要是确定筛查的起始年龄。一般建议参与防癌体检的人群40岁开始筛查,有家族遗传史或肿瘤家族聚集性现象的人需要和专业人员商量筛查开始时间,当然一些癌症筛查如肺癌筛查,建议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从50岁开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说:“看癌症发病趋势,40岁以前都是平的,到40岁之后就提高了。年龄是最大的危险因素,为什么说筛查都要到一定年龄呢,就是因为前面危险因素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虽然20岁得癌症的确实存在,但几率很小。不建议大批年轻人没事去筛查,没有这个必要。”
(责任编辑:韩璐)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