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禹涵
《陕西省培育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日前发布。按照规划,陕西省将围绕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重点应用领域,加快建设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冲刺人工智能新赛道
自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到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陕西省已连续7年将人工智能产业列为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行动计划》明确列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陕西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在特色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到203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创新集群。
在人工智能领域,陕西省拥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环境。
以智能制造领域为例,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优化生产流程、自动化控制等环节。借助数字化智能互联,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商用车行业首个“黑灯工厂”。凭借机械手臂、AGV物流车、数字孪生技术、物联数据平台,该工厂实现24小时不间断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14%,人均产值增长5倍多,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在于数据、算力和算法。去年7月,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每秒运算30亿亿次的超强算力,堪称西部“最强大脑”。
为培育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陕西省提出超前布局可能引发范式变革的基础研究,适度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同时,加快推动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二期等基础设施,积极向国家争取被纳入“东数西算”枢纽。
注重应用场景示范引领
3月29日,记者在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秦创原了解到,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新增了智能推荐、数据分析等创新功能,实现了对创新资源的精准匹配与高效利用。
“改版升级后,平台更加注重对数据利用及安全的管理,服务范围也从主要服务秦创原总窗口,扩展到全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谭虎城说。
《行动计划》中强调,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制造、农业、交通、文旅、物流、医疗、教育、环保、社区等领域开展应用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
记者看到,由西安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驾驶接驳小巴,穿梭于沣西新城的社区之间。落户陕西4年间,商汤科技开启了在我国西北地区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和产业布局,其自动驾驶接驳小巴、无人配送、无人清扫等场景均已落地。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陕西西安西咸新区先后发布多项涉及智能网联的产业指导意见,并打造了陕西首条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吸引了自动驾驶及相关数据服务企业落户。
按计划,陕西省将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核心产品服务创新、应用场景示范引领、产业生态优化等五大工程,组织实施一批算力基础设施、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向人工智能项目倾斜,推动重点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推进人工智能多领域智库建设,积极开展人工智能重大问题研究;推进组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促进原始创新和应用示范;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