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婷 黄 群
据中国水运网消息,1月15日全球首制700TEU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轮的姊妹船“中远海运绿水02”轮由扬州中远海运重工码头开航至仪征捷水道水域,开展为期3天的试航。据悉,该系列船舶设计总长119.8米,电池容量57600kWh,是全球电池容量最大的纯电船型。
1月12日,宁德时代宣布,宁德市首艘电动观光游船在福建宁德东侨区东湖水域交付,该电动船系全国首艘配备直翼舵桨并入级中国船级社“绿色船舶-3”标志的电动船舶。
除宁德时代外,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也纷纷加码竞逐电动船舶领域。
国轩高科战略业务研发总监刘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轩高科早在2017年就布局电动船舶业务。公司相关电芯/电池包/BMS等均通过中国船级社(CCS)认证,未来将积极推动电动化船舶业务的发展。
多公司积极布局
据EVTank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电动船舶保有量已经超过700艘,当年新增船舶数量已经超过200艘,带动船舶用锂电池出货量达到0.61GWh,同比增长80%以上,成为锂电池下游应用领域增速较快的行业之一。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三家电池龙头厂在电动船舶竞赛场已经率先布局。
宁德时代表示,公司早在2017年正式布局船舶电动化,是首家获得中国船级社(CCS)最新检测指南《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认可和检验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全球已有500多艘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新能源船舶投入应用。
刘伟介绍,凭借先进的电池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在“特定水域—内河水域—近海水域”等应用场景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和项目应用,国轩高科先后落地了云南滇池游船项目、渔船项目、近海货船项目等开发应用,近年来更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与芜湖造船厂等多个大型船舶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同时与国内多家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布局电动船舶一体化解决方案。
亿纬锂能也在电动船舶领域持续加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亿纬锂能累计装船量高达447艘,全国有超过50%的电动船舶配套亿纬锂能的电池解决方案,累计出货规模超过200MWh。
EVTank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获得CCS认证的船用锂电池单体企业有30家,其中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是主力军,2023年三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接近80%。
行业迎快速发展
在政策和低碳发展驱动下,电动船舶在2023年得到快速发展。
刘伟认为,船运行业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场景,约占交通运输碳排放的11%,仅次于汽车排放,船舶电动化业务势在必行,目前电动船舶处于低基数下的高增加期,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70亿元规模。
船舶电动化业务的发展与电池技术进步、锂电池成本下降有直接关系。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在原材料及零部件价格下降带动下,2023年锂电池较2022年的成本降幅达到了40%以上,预计2024年原材料及零部件价格下降带动电池成本降幅5%至10%,锂电池成本将在现有基础上再下降0.03元/瓦时至0.06元/瓦时。
1月12日,三峡旅游在互动易平台上称,新能源船舶行驶燃料成本较传统动力船舶大幅降低。经内部测算,2023年公司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每公里航程可降低燃料费用约40%。除了运行成本低外,新能源船舶还具有节能环保、乘坐舒适等优势,在推进“电化长江”,全面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背景下,新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
Co-Found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政策驱动下,电动船舶在我国内河、沿海等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电动船舶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性能将得到提升。预计电动船舶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换电综合补能方案待完善
在补能方面,宁德时代于2023年发布了行业首个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宁德时代首个零碳充换电综合补能解决方案,以解决各类船舶应用场景的数字化需求,满足电动船舶的快速补能需要。
EVTank表示,电动船舶和船舶换电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船舶用锂电池将达到1.4GWh,2030年将达到21.9GWh。
张新原表示,与汽车相比,装船电池容量通常较大,因为船舶续航里程需求较高,且充电设施有限。船舶电池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国际和国内的相关船舶安全标准,确保电池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船舶电池需要具备优良的低温性能,以适应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船舶电池要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满足船舶长时间运行的需求。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认为,对于电动船舶而言,续航里程是关键。要持续推动电池技术进步,以满足更长航程的需求。同时,充电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也需要跟上,特别是内河、湖泊等区域,建设适当的充电设施仍面临诸多挑战。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