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人才年轻化不是一味“卡”年龄

字号+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02-1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人才年轻化不是一味“卡”年龄'...

近些年,35岁年龄红线成为很多求职者的焦虑来源之一。不少单位在招聘博士毕业生时,明确“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近日,有媒体曝光,在35岁“硬杠杠”基础上,有地方将年龄红线“前移”,甚至设置30岁、28岁等更低龄的“门槛”。maq品论天涯网

过于严苛的年龄要求,不仅让一些优秀人才错失心仪工作机会,也可能让年轻人的学业和人生规划卷入“赶进度”的快车道。要求引进博士在28周岁以下,意味着应聘者需要在各个求学阶段“无缝衔接”,一旦在某个节点稍有耽误,便会错过年龄红线。maq品论天涯网

按部就班、“一气呵成”的求学旅程当然不错,但如果年轻人没有遵照固定的“社会时钟”,也应该被理解和包容。比如,不少人在本科、硕士毕业后,从事若干年的具体工作,再选择读博深造。有人在本科或硕士毕业后不着急走向人生的下一程,而选择体验“间隔年”。也有人因为考研二战、三战等情况,人生进度不得不放缓。maq品论天涯网

年轻人尝试不同方向,是不断理清思路、认识自我的过程。招聘人才的年龄条件过于严苛,对于希望拥有尝试机会的年轻人并不友好。当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进行年龄计算、生怕错过最后的节点,就容易瞻前顾后,不敢轻易探索尝试。maq品论天涯网

博士阶段的学习与科研具有不确定性,不少博士生会面临延迟毕业的情况。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中延期毕业者比例达到49.4%。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研究难度超预期、实验过程不顺利、与导师沟通不顺畅等主客观原因。maq品论天涯网

谁又能说,一名勇敢向科技“无人区”进发,因“死磕”高难度课题而不得不延长学习时间的博士生,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呢?毕业时间稍晚一些,不该成为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的理由。maq品论天涯网

用人单位希望优化人才结构无可厚非,但年轻化导向绝不是一味“卡”年龄。引进人才时,最应当关注“才能”二字,追求人才水平与岗位需求的适配度。真正善待青年人才的地方和单位,不如打磨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有真本领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maq品论天涯网

任冠青 中国青年报2025年02月15日 01版maq品论天涯网

(责任编辑:韩璐)ma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service@pltyw.com

27
扫二维码添加收藏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