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浦东新区的胡女士,从年初开始一直将车停放在小区附近的马路上,始终无人收费,也没接到电话通知或者账单。最近,她被告知停车位置属于“智慧停车”,且自己已欠下6000多元停车费:“既然是智慧停车,给我发一条缴费提醒短信,有那么难吗?”
停车问题,确实已成为城市有车族的一件烦心事。据上海交警发布,2022年上海机动车保有量达537万辆,其中汽车477万辆。虽然城市公共停车资源在不断增长,但想要满足广大市民持续增加的停车需求,并不容易。
近年来,“智慧停车”的普及与发展,有效地纾解了许多老小区,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让很多居民少了上班时车子被堵出不了门的烦躁,也少了下班兜兜转转找不到车位的痛苦。这种电子化、数字化的停车管理方式,能让剩余车位数量、与车位的相隔距离、收费标准等信息一目了然,有利于实现停车资源的共用共享。
但从胡女士的遭遇来看,“智慧停车”在管理的细节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提升之处。首先,胡女士扫码停车但没有找到缴费端口,误以为车停在了免费车位,说明普通市民可能对“智慧停车”场地缺乏辨别能力。尤其在没有被明确告知也没有短信提醒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车主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在胡女士的账单中,停车收费标准“堪比浦东机场P1、P2停车场”。但在实际生活中,道路停车场作为缓解区域停车资源紧张的方案,其价格杠杆调节资源需求的意义并不明显。停车收费标准具体应该如何来制定,也应充分倾听市民建议,向社会征求意见,不能成为收费方的“一言堂”。
最后,记者在探访胡女士的过程中发现,单位的采访车曾在汉口路停了14秒,欠费15元。这么短时间的停一下车就收费是否合理?累积起来十分可观的停车费,又用到了哪里?因此,“智慧停车”的收支情况也不妨向社会公示,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
事实上,随着“智慧停车”的推广,广大市民有了更多自主支付的渠道,可以减少协管人员接触现金的机会,有利于从技术手段上防止违规收费。但无接触的电子支付也容易让车主没有了现金支付的“实感”,如果双方缺乏沟通,就容易造成“欠下天价停车费,自己还不知道”的情况。这也提醒收费单位,对一些异常账单还是要及时提醒。
目前,上海市交通委正在对《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进行立法后评估,梳理相关问题和立法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上海市发改委也建议,随着道路停车电子计费系统逐步推广,可适时研究短时停车免费、缩小计费区间等收费规则的可行性。
总之,要持续提升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覆盖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另一方面也要实现停车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市民的使用体验。解决停车难问题是关乎市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因此不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及时补上管理的漏洞和短板,让“智慧停车”更智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