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精神病患病率21%全国居首 求治率仅4%
2011-09-01 07:34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向雨航)《深圳经济特区心理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前天全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三审,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昨日,记者专访了参与起草全过程的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他表示,与备受关注的“被精神病”相比,更值得重视的是深圳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而求治率低,九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未接受过相关精神卫生服务,而精神卫生投入仍相对不足。
●谈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求治率仅4%
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居民心理健康问题和压力的增大。刘铁榜介绍,他们曾经做过一些大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心理的烦恼和困惑,人际冲突导致压力过重;来到深圳水土不服、适应困难;落差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年轻人代际冲突;等等。根据调查,深圳人中说自己压力大或比较大的超过75%,说自己快崩溃的有15%,因为压力过大已经崩溃的有5%。“崩溃主要表现为忧虑、抑郁、酗酒、吸毒、家庭暴力、退学甚至精神病等。”
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深圳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年深圳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布时(每10年一次),结果让很多人吓了一跳。深圳市成年居民精神疾病的终身患病率达21.19%高居全国首位,而1.41%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亦为全国最高。相比于1996年的调查,深圳市精神疾病患者增加了3.48倍,神经症总患病率增加了2.73倍,重性精神病总患病率增加了2倍。
刘铁榜说,深圳的精神卫生问题形势严峻,但与“被精神病”相比,更值得重视的是大量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没有去就医,“精神卫生疾病的求治率比较低。”据介绍,深圳有心理健康问题人中,可以去接受心理咨询的100个人中有96个人没有去,也就是说深圳全人群精神卫生服务求治率仅为4.0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也仅有11.32%的人接受过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这说明近90%的精神障碍患者没有接受相关服务,精神卫生服务仅能为小部分人群利用。”而国外居民精神卫生服务求治率一般达到20%以上。
●谈“被精神病”
复核专家不可能参与确诊
“被精神病”是《条例》在审议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为了防止“被精神病”现象的发生,《条例》对精神疾病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的权益进行保障,这也是深圳出台《条例》的一个最大亮点。尽管有了法律条文的规定,但是有不少专业律师仍表示:“是否‘被精神病’,决定权仍在医生手中。”那么,如何保证医生或者心理卫生医疗机构确诊的公正性呢?
刘铁榜说,《条例》不仅规定作出诊断的医生必须具有主治医生以上的资质,而且确诊的地点必须在医疗机构内部,对被诊断为精神疾病障碍者或者其监护人对住院观察治疗有异议的,可以向原做出诊断的心理卫生医疗机构或者其他社会心理卫生医疗机构申请专家复核,对复核不满意的还可申请司法鉴定。最后还规定,心理卫生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将无精神疾病人员送入医疗机构住院诊治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这些规定是在以前对精神病人的确诊过程中所没有的。”刘铁榜说,“对于一些人担心深圳心理卫生医疗机构专家和社会司法鉴定机构一套人马的说法也是误解,复核专家是不可能参与确诊的,因为在社会机构复核和鉴定的时候,医疗机构专家都要回避,是不可能参与进去的。”不过,他还表示,由于目前精神疾病不能通过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确诊,只能通过手机病历和检查手段进行确诊,可能会因为医生水平和技术不够从而出现误诊的情况,“这在眼下和未来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行业内个别的极端案例也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条例》从法律程序上防止了“被精神病”。
●谈扶助机制
政府和民间康复机构不足
相比“被精神病”的备受关注,对于现有精神病患者的扶助却往往被忽视,正如刘铁榜所言,“精神病患者默默承受的苦难更应该被重视。”
对于精神病人的帮扶和保障深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刘铁榜介绍,深圳最早把对精神患者的治疗纳入医保,而且治疗能报销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一次治疗报销超过9000元。”而且深圳对贫困患者、低保家庭患者都进行救助,可以减免费用;也对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和异地安置;等等。
刘铁榜介绍,由于医院床位有限,很多精神病患者都是在家治疗和康复,虽然罗湖、龙岗、南山、石岩等地都建立了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机构,政府也对这些康复机构进行资助,但是还是很不足,“民间和政府建立的康复工厂、康复农场都不够。”据悉,为精神病患者筹建的康复医院——健宁医院建成后有700家床位,精神障碍患者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更好的医治和康复,“包括在职业技能、人际沟通、礼仪交往等方面医院均将进行相应训练。另外也会通过农场劳动等进行体育运动治疗。”刘铁榜说。
他还表示,深圳市精神卫生服务已经走进社区,“全市600多个社康都配备了专门的精神卫生专干,患者回到社区后,精神卫生专干将定期进行访视,督促服药,维护精神病患者的权益。”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深圳也还未能在居民社区建立居民康复机构。
●谈精神卫生投入
相对人口总量供给不足
正因为目前深圳市民的精神卫生健康需求很大,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和建设,而《条例》的出台正是法制建设的完善,而在投入上仍然存在名列全国前茅和相对不足的矛盾。
刘铁榜笑说自己曾被同行称为全国“最牛的精神病医院院长”,这是因为“深圳康宁医院拿到了正在扩建的项目是2.5亿元,而正在坪山开始启动的‘健宁医院’项目是7亿元,深圳市对医院的投入5年增加2倍,这个力度在全国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但是,相对深圳1400万—1500万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个投入又非常不足。比如深圳公立的专业医疗机构只有一家,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的医疗机构也不过10多家,全市取得资格的心理咨询师不到2000人。同时,“全市精神科专科医生也不到150人,精神科病床只有300张。”刘铁榜说,“也就是说10万人口才有一个专科医生,每万人配置的心理咨询服务比例是非常低的。”而在美国,每万名居民就配置约5名精神科医师。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心理卫生资源也同样捉襟见肘。比如人口基数与深圳差不多的广州,精神专科医生有400人,是深圳的4倍,医院病床数有3000张,是深圳的10倍”。而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精神科病床是1.48张,深圳仅0.22张,不到国内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即使投入增加了两倍,但是人均精神卫生的投入仍很少,相对人口需求不足。”刘铁榜说,平心而论,以目前的机构及从业人员规模,要想满足庞大的社会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