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壮大实体经济基础。通过发展绿色信贷培育新动能,鼓励并购贷款、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果断停止对一些“僵尸企业”输血,鼓励金融品种创新,整顿乱收费,惩戒恶意逃废债等举措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动力。这些措施紧紧抓住资金这个牛鼻子,借助市场力量倒逼供给侧结构调整。
可以说,在经济调整和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管住资金闸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这些不是简单依靠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发挥金融市场力量,借助金融工具盘活宝贵金融资源,让资金从产能过剩领域流向供给不足领域。
据统计,2015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4.30%,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两倍多。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却累计下降5.8%,导致投资乏力。大量资金可能流入资产领域,造成资本市场暴涨暴跌。
对于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议给出了五个指导性意见。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制定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二是鼓励通过并购贷款、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筹集资金开展兼并重组,推动改造传统动能。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支持地方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等业务。三是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四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扩大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支持运作规范、偿债有保障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债调整债务结构。五是继续整顿金融服务乱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不合理收费标准。支持银行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惩戒恶意逃废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其中,化解产能过剩最为市场所关心。对于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来说,一些产能过剩企业“僵而不死”是妥协、无奈、痛苦但又都能接受的均衡结果。一旦企业破产,工人失业,银行不良暴露,各种风险就开始暴露。但是,这几年经济持续调整的现实表明,不破不立,没有短期阵痛,就难以有新的产业重生。这次明确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倒逼过剩产能出清。
另外,处置不良贷款也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据统计,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市场预计,真实不良贷款水平可能更高。随着“三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加快,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更多不良贷款会暴露出来,大大侵蚀商业银行利润。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金融支持,而要金融更好服务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离不开金融自身的结构性改革。(记者 郭洪海)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