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准入条件降低 民用无人机“飞”起来
近日,民航局发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规范了民用无人机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准入和监管要求。《办法》将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
这是国内首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管理办法,对民用无人机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法规出台:无人机管理规则明确
无规矩不成方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为民用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立下了非常清晰的规矩。
民航局表示,近年来,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在个人消费、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环境监测、电力巡线、影视航拍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很多无人机运营商反映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无法取证的问题,为此发布该《办法》,对无人机经营活动进行依法管理。
《办法》中规定,取得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应当为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为中国籍公民;企业应至少拥有一架无人驾驶航空器,且以该企业名称在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信息系统”中完成实名登记;具有行业主管部门或经其授权机构认可的培训能力(此款仅适用从事培训类经营活动);投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地面第三人责任险。
政策放开:顺丰获首张运营许可
3月27日,民航局向顺丰颁发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自此,顺丰物流无人机在民航局授权的空域内,可在全国范围使用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无人机送快递将变成现实。
早在2013年,全球范围内的多家企业先后试水无人机物流,但大都因为法规政策上的紧缩纷纷遭遇发展瓶颈。“无人机物流商业运营的合法化,是通往智慧物流时代的里程碑。”顺丰科技负责人田民说。
贯铄企业CEO、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无人机正在成为“新风口”,不过,受制于技术、成本以及政策法规因素,国内大部分企业在物流无人机领域还停留在测试或概念阶段。民航局开始发放运营许可证,是中国物流无人机的转折点。
前景可期:民用无人机迎春天
近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呈井喷式发展。据统计,2017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7%,截至2018年3月23日,无人机实名登记数量已增至18万驾以上。
2017年12月,工信部提出无人机发展目标: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产值要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消费类无人机技术保持国际领先,行业应用类无人机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航局预计,到2022年,无人机在农业生产和娱乐航拍领域或将率先实现初步的行业普及。
展望未来,在专业级民用无人机方面,顺丰和京东大力部署的无人机物流将成为现实,每天敲开你家大门的可能不再是快递小哥而是精致小巧的无人机;科研人员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边工作,而是交由无人机去测量勘探;在农田和植被保护上,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也更有助于精准定位和持久监测……民用无人机行业的春天,正在悄悄到来。(杨俊峰 朱倩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