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题: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开放创新有何进展?
张千千、杨凌伟
国务院近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增强金融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能力。目前我国在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金融如何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如何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作出了回应。
普惠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是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的重点之一。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区域金融改革的焦点就是取得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河南兰考、浙江丽水、浙江台州等地推动了农村金融和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改革试点。河南兰考围绕“普惠、扶贫、县域”三大主题,着力提升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水平。浙江丽水探索出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便农取款等一系列成功经验。浙江台州形成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小微金融服务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总结好台州、兰考等试验区的经验,并逐渐扩大普惠金融的试点范围,让普惠金融改革试验真正服务好宏观政策大局。
绿色金融五大试验区取得阶段性成功经验
为了持续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2017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设立绿色金融区域试点。陈雨露介绍,两年来,五大试验区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经验,先后出台了20多个绿色金融专项政策文件,通过货币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和其他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同时,试验区加强了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来满足不同绿色项目个性化的融资需求。试验区陆续推出了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绿色市政债券等将近200项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使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我们要持续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立项工作,还要结合各地实际,继续在五大试验区推动相关标准精准落地。”陈雨露说。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在区域协调发展领域,央行推动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包括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有较强的经济动力和市场需求,需要进一步融合发展、互联互通。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满足粤港澳地区居民的需要。包括方便香港居民在异地见证开立内地银行的结算账户;建立贸易融资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试点;在深圳前海建立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在广东自贸区允许复制自由贸易账户等。
王信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的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了新的进展,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霍颖励表示,开展债券通、沪深港通等与香港的互联互通机制,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股票、债券纳入国际主流指数,这些都提升了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非居民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已经达到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5个百分点。
不久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对外资准入的限制进一步放开,对外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些措施的推出会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的提升。”霍颖励说。
她还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推动金融业以及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同时,要与宏观大局密切协调,与金融监管能力相匹配,稳妥有序地推动金融市场开放。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