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再次被聚焦。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升商业保险产品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举措。
南都记者注意到,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保险今年以来已被多次提上国务院常务会议议程。而学界认为,当前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法定养老保险应定位准确且“保基本”,才能为商业养老保险留下发展空间。
“支持开发多样化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国务院常务会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亿人,需要提供适应他们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同时也改善其他群体的保险供给,“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为更有力应对老龄化提供支撑,满足群众其他保险保障需求”。
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都还无法满足养老市场需求,存在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佳等缺陷。
在此背景下,此次会议主要确定了三方面措施,以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尤其是养老领域的商业保险发展。
会议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优化养老保险结构,强调借鉴国际经验,“支持开发多样化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和适应60岁以上老人需求的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产品”,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在商业保险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会议鼓励保险机构适应消费者需求,提供涵盖医疗、照护、生育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保险产品,逐步将医疗新技术、新产品等纳入健康保险。值得一提的是,会议也强调发展面向低收入人群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保险产品。
此外,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以公平竞争促进保险业升级。
商业养老保险屡成政策热点,发展尚不理想
南都记者注意到,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已是热点政策议题,仅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多次提及。
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发展医养保险,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同时,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今年也多次提出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举措。
不过,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有钱的人不需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需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没有钱。”今年11月在商业养老保险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这样形容当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郑功成说,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定方针,“研究不可谓不热,舆论不可谓不热,但发展并不理想”。
为何商业养老保险面临较多发展难题?郑功成指出,关键原因是法定养老保险的不成熟。他认为,法定养老保险应主要立足于公平、普惠和保基本,而高收入群体的更高层次需求可以交由市场来提供。只有法定养老保险定位准确并立足于保基本,才能为参保人提供合理且稳定的预期,才能为商业养老保险留下发展空间。
此外,郑功成还提到,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及以上群体才是商业养老保险的目标群体,但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目前定位还不清晰。“未来要做到正确锁定目标,细分市场,按照对象的需求与能力进行产品开发。”他建议。(记者 胡明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