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
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会议强调,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
记者注意到,中央首次提出“六保”是在今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重申“六稳”的同时,政治局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中央为何提出“六保”?今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
会议强调,“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政府责任很重。
“必须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
如何落实“六保”任务,进而做好“六稳”?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围绕“六保”“六稳”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
财政政策方面,今年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等。
目前,专项债显露出的信息较为清晰。我国已经提前下达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2.29万亿元,截至4月底,已发行11522亿元,完成中央提前下达额度的50.3%。
按照工作部署,第三批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已于4月底提前下达,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也就是说,5月或将迎来一轮单月发债高峰。
货币政策方面,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提出“降息”,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发力空间加大。中信证券指出,“降息”的同时强调“房住不炒”,映射出宏观政策组合更深层次的变化——从“土地+财政”走向“货币+财政”,显示这一轮稳增长并非强刺激,不会重走刺激地产的老路。
社保和就业方面,疫情以来,中央已经出台延缓缴社保费、研究生扩招等多项措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
此外,会议强调,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完善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上多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通过扩大开放,在促进与各方合作共赢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记者 姜慧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