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年经济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冲刺阶段。不少地方纷纷抢抓关键时间窗口“拼经济”,全力推动投资提速,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两重”“两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重大项目建设整体呈现前稳后快的特征,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和民生领域项目“挑大梁”,为稳投资、稳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祖国西北,天山横亘,地分南北。海拔3000多米处,山上,白雪皑皑;洞内,数千工人、数百台设备火热作业,这是乌尉高速最重要的“咽喉”工程、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的施工现场。
11月20日,该隧道出口端中导洞顺利完成掘进任务,创造了国内高速公路隧道TBM(硬岩掘进机)独头掘进12800米的施工纪录。“目前隧道进口端中导洞天山号TBM正在有序掘进中,施工处于最后冲刺阶段了,预计年底隧道中导洞将实现贯通。”中国交建乌尉高速公路项目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放眼全国,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正酣,进度条不断刷新:在广东,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过交工验收,即将在今年12月正式“上岗”;在广西,由中国中化下属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我国首条民航轮胎生产线建成投产,可满足我国目前民用航空轮胎每年40%的需求量;在四川,中国华电盐源新能源基地运行装机达159.9万千瓦,成为该省在运最大的风光一体化基地……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扩大投资的重要抓手。
“9月底以来,为落实中央加力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扩大有效需求的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提振内需,更好地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优供给中的关键性作用,重大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10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
目前距离年底仅剩一个多月时间,多地更是全力推动投资提速,采取超常规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吹响冲刺“拼经济”的号角。
例如,日前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工作调度会议,强调必须精准发力推动投资提速,充分发挥“两重”“两新”等激励性政策作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把投资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采取超常规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庆也提出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冲刺攻坚,确保全年工作高质量收官,抓实抓好2024年剩余计划新开工项目统筹调度,推动渝宜高铁重庆段、重庆站等重大项目开工。
“今年以来,我国重大项目建设整体呈现前稳后快的特征,尤其是四季度不少地方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进程。其中,‘两重’建设是重点,不同地区在产业发展、绿色转型、基础设施等方面各有侧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称。
刘向东也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呈现出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较强而房地产投资较弱的特点,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强劲,“两重”“两新”政策效应日益凸显。此轮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民生项目,在促进经济回升向好中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的同时,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据了解,目前,今年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发行完毕,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已基本发行完毕,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正加快发行。
“整体来看,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正在积极推进,资金下发速度快、节奏紧凑,能够较有效地补充地方可用资金。”范若滢表示,地方需要用好政策,积极挖掘财政潜能。一方面,将短期稳增长与长期促改革结合起来,做好项目建设推进和谋划储备工作。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将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领域,强化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记者 王璐)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