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袁隆平:超级稻似泰国香米,绝非转基因

字号+作者:记者 来源:解放日报 2011-10-18 11:1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解放日报 见习记者 王潇   在世界粮食日来临之前,袁隆平实现了大面积亩产900公斤这个世界杂交水稻史前无古人的高峰。但质疑始终没有消停:关于转基因、'...


解放日报 见习记者 王潇

  在世界粮食日来临之前,袁隆平实现了大面积亩产900公斤这个世界杂交水稻史前无古人的高峰。但质疑始终没有消停:关于转基因、关于化肥、关于农药……苦候三日,记者终于在临上飞机前两小时与袁隆平面对面。

  超级稻不是转基因

  记者:您之前说这次900公斤的这个品种,绝对不是所谓“转基因品种”(袁隆平边听边说“对,对”),(但您又说)对转基因也应该认真研究,不能片面,是不是这个意思?

  袁隆平:我们说消灭病虫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育抗病虫害的品种、少打农药,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转基因种子。可人有一个心理呀抗病虫害的基因,人吃了有没有问题呢?比如现在有个杀虫作用很好的Bt基因,翻译(过来)叫做“毒蛋白基因”,老百姓听了都觉得这“毒蛋白”怎么吃哦。再说现在用小白鼠做实验没有发现问题,但人是人,小白鼠是小白鼠。所以,还是会对“抗病抗虫的转基因农作物能不能吃”存有疑问。这个完全可以理解。

  记者:那么抗虫抗病的转基因大米,到底能不能吃?

  袁隆平:单从过去的实验来看,没什么问题。但不是要人来做实验吗?我愿意为科学献身,我来吃那个抗虫的转基因大米,来证明没有问题,我也号召年轻人来吃。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有机食品也有用化肥

  记者:这次攻关900公斤成功,肥料起了很大作用吗?

  袁隆平:去年没用超级肥,是(亩产)870多公斤。今年用了超级肥,一下提高了四五十公斤。超级肥有纳米技术在里面,肥料利用率高一些,一般的如氮肥利用率只有30%,超级肥可达50%左右,关键是在这里。

  记者:有人质疑杂交水稻使用大量农药、肥料,破坏土壤,与发展绿色食品怎么权衡?

  袁隆平:说有机食品就应该是不施化肥的,这比较片面,应该是有机跟化肥结合起来。化肥是人类19世纪的一大突破,没有氮磷钾,光靠农家肥,产量是上不去的。至于农药,水稻是病虫最多的一种植物,目前还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打药。现在尽量在研发一些抗虫的品种,这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请记者试超级稻口感

  记者:很多人说,超级稻产量高,但口感不好,是不是这样?

  袁隆平:超级稻“Y两优2号”,口感好得不得了咧!我这里有那个种植户王化永拿来的大米,(你)回去煮煮尝尝。这可是国家二级优质米。(记者看到,这个大米没有白粒,透明度高,呈长条形,形状如泰国香米。回沪后,记者试煮品尝,口感偏软、较糯。)

  记者:上海人习惯吃粳米,什么时候能尝到您的这个杂交稻米?

  袁隆平:新品种的推广首先要通过省里品种联会审定才可以推广,“Y两优2号”现在已经通过湖南省级的审定,下一步是通过国家的审定,之后就可以向全国推广。我估计,今年我们生产种子“Y两优2号”,大概明年种植面积可以达到50万亩吧。

  采访前一再听说过这个“好玩的老头儿”的各种评价,但亲眼见到时还是忍不住对眼前这位精神抖擞的老人吃了一惊真的很难和81岁联想在一起。听力好,思维敏捷,面对质疑也毫不生气,不厌烦。但记者心中更深的感慨是:700公斤的目标花了4年,800公斤花了4年,而900公斤,花了7年;现在,他又提出下一个目标:1000公斤!

  作者:王潇来源新闻晨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