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湄公河惨案搅动周边多国

字号+作者:暨佩娟 杨明 等 来源:环球时报 2011-10-19 11:2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驻泰国清迈总领事11日向《环球时报》证实,当天再次打捞起一具遇难中国船员尸体。至此,13名在湄公河被劫船只的中国船员中,12人已经被找到。但仍'...

 
    中国驻泰国清迈总领事11日向《环球时报》证实,当天再次打捞起一具遇难中国船员尸体。至此,13名在湄公河被劫船只的中国船员中,12人已经被找到。但仍然没有答案的是,凶手是谁?泰方指称幕后黑手可能是缅甸毒枭或佤邦联军,缅甸则建议事发当天所有在该水域执勤的泰国警察都接受中方调查。湄公河一直是极其复杂的地区,顶着“黄金水道”的光环,却有着毒品“金三角”的恶名,6个流经国在享受航运互惠的同时心存芥蒂。这次中国船员被害事件显然又是一道难解的谜题。中国外交部11日再次要求相关国协助中方,尽快查清情况。中国安全专家李伟对《环球时报》说,保护海外公民安全关乎国家形象,并已经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虽然这对各国来说都还是难题。

                            泰缅互相指责与凶手有关

    11日是中国13名船员在湄公河被劫后的第7天。电话中,中国驻泰国清迈总领事祝伟敏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他在事发后马上奔赴遇难者发现地清莱府。祝伟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1日最新打捞起一具船员尸体。至此,13名船员中的12人已经被找到,身份也得到确认。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办理遇难者家属的签证手续,他们将于近日前往泰国认领遗体。
    中国外交部11日再次要求泰国、缅甸和老挝3国协助中方,尽快查清情况。《纽约时报》评论此种表态称,外交部发言人传达了中国官方对此事的高度重视。中国网民言论中的民族主义情绪正越来越浓厚。与此同时,回应中国公民海外遇难事件时,中国外交部和其他政府机构的态度变得更加直接。
 中国10日宣布暂停湄公河航运的消息引起外媒广泛关注。《华尔街日报》11日援引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发言人的话说,暂停期限取决于事件调查情况。《纽约时报》称,这种做法不是经济制裁措施,而是一个政治信号。
    “这是我处理过的最残忍的案件”。泰国警方负责人波普科恩这样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形容。泰国清莱府一位船员11日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近年来,在湄公河的缅老边界水域,匪徒乘快艇抢劫商船事件“很常见”,“他们一般会让船员下船,然后劫完财物就走”,所有船员遭劫杀还是第一次。
    据法新社报道,目前在湄公河流域从事国际航运的船只有130艘,其中116艘为中国籍。由于担心船员遇到危险,部分中国船主已要求船员暂时丢下船只,直接从泰国由陆路返回国内。
    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泰国军方10日称,杀死中国船员的幕后黑手可能是缅甸毒枭诺康指挥的贩毒集团。泰国媒体则报道说,凶手是缅甸少数民族武装佤邦联合军。
    针对来自泰方的指责,网上流传的“缅甸佤邦新闻局的声明”回应称,泰国从不允许佤邦人到泰国清盛码头地区,在泰国警方管制的区域,佤邦人员如何能登船杀人,之后又如何能逃离现场?他建议当天在该水域执勤的所有泰国警察都要接受中方调查,并表示“只要中国和泰国怀疑佤邦的某一个人,都愿意配合接受调查”。
    11日,缅甸《掸邦先驱报》也在其网站头条位置打出大字标题:“掸邦军队希望提供帮助”。该报道称,长期困扰金三角地区的安全问题在中国船员惨遭杀害之际达到顶点。掸邦军已向有关所有国家表达了合作意愿。
    “这件事到底会持续多久?”《曼谷邮报》以此为题的文章说,现在,中国被残忍地扯了进来,但就目前而言还没什么好的解决方案。缅甸新政府对毒贩采取措施,是它获得周边信任的开始。泰中两国政府高层和外交官都应让其明白这一点,而且越快越好。泰国警官波普科恩对CNN说,此案非常复杂,调查仍处于早期阶段。据《掸邦先驱报》报道,中泰缅老4国官员将于17日至18日在清迈府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金三角地区枪杀事件。

                        “魔力之河”还是“死亡之河”?

    澜沧江-湄公河有着“东方多瑙河”的美称,被称为“黄金水道”。今年恰是中老缅泰四国在此实现自由通航10周年。德国《柏林日报》以“魔力之河”为题报道说,湄公河肯定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河流,是亚洲大陆象征的一部分。对泰国和老挝来说,它是“母亲河”,越南也有2/3的稻米出自那里。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条“魔力之河”还迎来了第二春。但是这里也蕴藏着各种争端。德国柏林科学和政治基金会曾发表报告断言,如果冲突不断,这里将成为“死亡之河”。
    随着湄公河血案的发生,金三角毒枭诺康的名字再度浮出水面。据“亚洲时报在线”报道,他现年40岁,直到2009年仍然有着一个被缅甸政府承认的“合法身份”,即大其力北部小镇红列镇民兵团领导人。《曼谷邮报》称,诺康贩毒集团最大的敌人是中国。一些泰老缅三地边民认为,大量运送到金三角地区的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冲击了本地货,因此甚至有人支持诺康向中国货船“征税”的行动。有掸邦商人透露,村里的头人和泰缅老等国湄公河沿岸的地方官似乎都支持大毒枭诺康。
    中国船员遇害事件发生后,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比照各国在亚丁湾打海盗的方式,在湄公河开展相关国家联合护航。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这一设想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实现。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湄公河或金三角地区护航与亚丁湾护航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关乎主权,湄公河各国必然反对别国武装力量进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研究室主任赵干城说,据他了解,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一种联合巡逻行动,但也是同样的原因,中国军方和警方联合巡航到其他国家都不能配枪。万一遇武装人员袭击,连有效的自卫都做不到。
    这一地区除了地理情况复杂,在一些国际问题专家看来,各国间还心存芥蒂。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这种微妙关系说,上世纪80年代,曼谷一度是地区“中心”,但现在中国加大了在此的贸易和投资。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迈克尔•蒙特萨诺教授评论说,“显然柬埔寨以及老挝(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其他选择。柬埔寨如今也更加精明,他们可以挑三拣四”。该报道称,随着对泰国增长引擎的依赖减少,柬领导人敢于在边界争端中与泰国硬碰硬。但北京的影响力也并非不受牵制。在缅甸,上了岁数的知识分子和军方精英不信任中国,缅甸的民族主义将成为中国影响力扩散的障碍。
    此前,泰老越柬4国不时有媒体批评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导致下游旱情加重。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家布拉马•切兰尼曾在其著作《水:亚洲新战场》中说,“不论中国是否打算把水当作政治武器,它正具备切断水源的能力。中国可以把这当作筹码,迫使沿河邻国就范”。美联社称,问题是,中国一些邻国也在修建有争议的水坝,如果他们过于批评中国,就显得自己虚伪了。
    赵干城说,我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双方合作只是初期阶段。随着合作的深入,最初的喜悦期和收获期会逐渐过去,可能会进入一个矛盾的摩擦期。最近发生的缅甸单方面叫停水电站建设,以及湄公河血案都提醒我们,也许中国需要放慢些经贸交流速度,研究一下如何在交流中确保安全。

                     保护海外公民安全,“中国还是个新手”

    《阿曼论坛报》11日评论说,湄公河船只遇袭事件令中国震惊,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在海外经营,并深入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地方。他们通常比当地人更富裕,经常成为犯罪团伙觊觎的对象。该报道称,此次事件将促使中国官方正视这一问题,因为没有国家希望被国民和外界视作“无力保护海外公民人身安全”。
    李伟对记者说,保护海外公民安全不但是一种国家形象,更容易获得民意,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过,这在世界范围都是个难题,就连实力强大的美国也非常棘手。除非发生“9•11”这样的事件会动用武力,否则就算美国人在外国被绑架,也一样要尊重所在国主权,寻求所在国政府帮助解决。
    德国新闻电视台11日评论说,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不断扩展,但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中国还是个新手。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的文章称,虽然中国为此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但也已经做出成绩。今年2月,中国从利比亚撤出3万名工人,凸显中国保护海外公民的努力。

暨佩娟 杨明 纪双城 青木 薛小乐 甑翔 
 2011年10月12日《环球时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