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黄奇帆怎批官员“不思进取误国误人”

字号+作者:记者 来源:人民网 2011-10-25 21:17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加快贫困区县脱贫致富,对于推动重庆科学发展、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0月24日,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12次'...


  加快贫困区县脱贫致富,对于推动重庆科学发展、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0月24日,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贫困区县脱贫致富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50%的贫困区县脱贫摘帽。黄奇帆说,如果官员都把贫困区县当成要钱的理由,不思进取,不努力改变现状,最后是误人也误国。(据10月25日《重庆日报》)

  贫困县摘不掉“帽子”,除了官员不努力改变现状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是主观上不愿意摘掉这顶享受优惠政策的“帽子”。戴着这顶“帽子”,可以伸手要钱,国家和地方政府一边扶,它一边喊贫。扶了十几年,可能群众的收入提高了,一部分人甚至富裕起来了,它还是不愿摘掉“帽子”,继续贫。如此一来,官员实际上可能是作为了的,出发点可能也是为群众的,但是殊不知这样就在政策和资金上多占多用了,影响了其他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也不应该。

  有些贫困县摘“帽子”近来也有过“闹剧”,凭着一些功利性评选,“国贫县”变身“百强县”,以此来摘“帽子”。这样的做法,拔苗助长,自欺欺人,不但不思进取,更是不作为。实在虚妄。

  帮助贫困县摘“帽子”,国家是制定了有关帮扶政策的,地方也有相关的机制。如国家级贫困县在各级地方政府中会得到重视,优先发展产业化建设。享受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同时中央亦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扶贫。可以说,地方官有要政策、要资金的便利,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贫困的面貌得不到改善的话,可能就是官员缺脚踏实地、领民致富的干劲了。应该好好反省一番。

  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贫乏的现象,是社会的弊病。而贫困县由于区域、资源等客观条件限制,发展相对滞后,群众收入偏低,生活相对困难,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地方官员应用好政策,开拓实干,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当地群众。不然,结果将如黄奇帆所言,误人误国,既不能造福一方,也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后退,更影响了祖国的繁荣发展。实在要不得。


2011-10-25 15:37: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