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占领华尔街”运动剑指美国社会不公

字号+作者:陶文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01 10:4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社会弱势群体表达自己意见、进行抗议的一种方式,是弱势群体向强势者发起的挑战。同代表最保守势力的茶党运动相比,可以看'...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社会弱势群体表达自己意见、进行抗议的一种方式,是弱势群体向强势者发起的挑战。同代表最保守势力的茶党运动相比,可以看做是美国政治光谱中的另一极。
    “占领华尔街”运动自9月17日爆发至今已满1个月,因之呼应而起的各类“占领”活动正在美国各地加速扩散,大有烽火燎原之势。这场运动的起因是什么?它的矛头究竟指向谁?它将会如何发展?这些都是人们自然会提出的问题。

                             华尔街贪婪腐败埋祸根

    2008年9月的金融危机是从华尔街发生的。在此之前有一个长长的序曲,那就是2007年1月开始的次贷危机。
    美国共和党长期以来都有一个理念,即政府对市场经济要少管,主张所谓的“大社会、小政府”。里根的名言“正当政府在扩大,个人自由就在缩小”说的便是这个意思。共和党人认为,市场经济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小布什政府继续鼓吹这种理论,经济沙皇、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更是如此。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创新兴起,金融衍生品开始时兴。“9•11”恐怖袭击使美国经济遭受打击。小布什政府为了振兴经济,号召人们购买汽车、购买房子,布什甚至说,所有美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房子。贷款机构极力鼓励购房者贷款,也不认真审查购房者的信用和偿付能力,甚至搞零首付、零利率,努力刺激消费。美联储在四五年内不断降低利率。华尔街则趁着这个机会,大搞金融衍生品,把金融泡沫越吹越大,谋取高额利润,制造虚假繁荣。然而,一旦美联储涨息,那些没有稳定收入、付不起利息的购房者便只好把房子退还给贷款机构,“退房潮”引发了次贷危机。经过一年多的累积,以房贷作为抵押的衍生品再也支撑不住,金融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当然,金融危机的爆发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如美国的经济体制、美国人“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等,但华尔街的贪婪和腐败无疑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金融是美国经济的血液。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不能眼看着金融大厦坍塌,因此小布什政府时期就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其实质是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为投机商的巨额坏账买单。

                                 社会不公是本源

    “占领华尔街”运动表面上反对的是华尔街,实际上反对的是美国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
    美国9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已经增加到4620万人,超过了美国全部人口的15%;20—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了14.8%。此次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很大一部分便是这些失业的年轻人。与此同时,参加运动的人中还有不少退休的老年人,对他们来说,主要问题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养老金大幅度缩水。因为美国人的退休金、养老金都是投资于股票、债券和基金的,危机的后果就是他们的养老本钱凭空蒸发了许多。
    此外,即使是现在还有工作的人也产生了不安全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加入到失业大军里。在示威中,“我们是99%”这个用以抨击美国1%富人的标语特别抢眼。稍早前,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也表示,现在的美国是“为1%所有,由1%所治,为1%所享”(套用林肯的名言“民有,民治,民享”的说法)。总之,社会不公是这场运动的根源。

                           矛头所指:政治角力“牌中牌”

    随着美国大选临近,这场突如其来的抗议活动给美国国内原已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加入了更多“游戏变量”,其矛头所指更是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它的矛头直接指向华尔街。虽然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就开始酝酿金融监管法案,但美国的任何立法都只能是两党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即使是被称为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法》,也没能破解华尔街“大到不能倒”的困局。因为该法案及至2010年7月在国会通过、由总统签字生效时,其核心内容已经被抽离,华尔街搞金融衍生品的问题基本没有触动。法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发现和解决危机,而不是从根本上阻止危机的发生,也就是说,很多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依然存在。
    同时,在《多德—弗兰克法》要求下成立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的表现也令民众不满,民众认为它仅仅代表政府重复了部分关于后危机时代的注意事项,没有多少真正的作为。华尔街得到了他们所要的一切,但却没有受到惩罚。直至今天,金融危机的后果仍在危害美国普通民众,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工作难找,退休老人养老金缩水……而华尔街的人们却依然领着高薪,拿着高额奖金。所以此次民众不满情绪的爆发,直接指向便是华尔街。
    其次,这次示威还指向共和党。奥巴马当政近三年来,共和党处处与他作对,反对他的任何改革措施。两党在医保改革以及金融监管上的争议尤为剧烈,而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恶斗则几乎迫使联邦政府关门。
    在征税方面,小布什执政期间,美国所有家庭,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向联邦政府缴税的税率都大幅下调,减税政策涵盖所有阶层。但由于美国富人缴纳所得税的绝对金额比例大,纳税税率的降低给富人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一般中产阶级。有鉴于此,奥巴马在竞选时提出,对于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中产阶级要减税,而对超过25万美元的家庭要增加税收,其直接结果便是使这个本该在2010年到期的减税政策再次成为两党的争执焦点,共和党反对任何增加税收的做法。
    一年多来,对富人增税是奥巴马经常提到的话题,但均遭到共和党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连亿万富翁巴菲特都表示,国会太宠爱富人了,并主动要求政府向富人多征税。而共和党人却认为美国领取政府救济的人太多了,他们的生活太好了,应当削减政府花在社会保障和福利上的开支。凡此种种,极易引发中下层民众的不满,其抗议矛头指向共和党也着实无可厚非。
    最后,示威也指向奥巴马政府。奥巴马是打着“变革”旗号赢得选举的,他在竞选中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主张。可他的主张在当政以后真正落实的却并不多。这里自然原因复杂,比如说反对党的制约、国会的制约等,但在许多民主党自由派和一般民众看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同共和党人斗争不力。眼下,美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艰难挣扎,失业率节节攀升,身为当政者的奥巴马难辞其咎。

                                 国会两党反应不一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社会弱势群体表达自己意见、进行抗议的一种方式,是弱势群体向强势者发起的挑战。同代表最保守势力的茶党运动相比,可以看做是美国政治光谱中的另一极。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茶党运动的出现是对一位非洲裔美国人入主白宫及其改革措施的反弹,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反对现总统,反对现政府,夺得2010年中期选举的胜利。而“占领华尔街”运动则显得杂乱纷繁,目标模糊。
    惟其如此,现在美国国会两党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分歧。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凯恩等多名政要称运动是错误的,是反资本主义和反自由市场的。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坎托称示威群众像逐渐壮大的“暴民”,他们试图分裂国家,“挑动美国人反对美国人”。但越来越多的民主党人对这场草根运动表示理解和接受,白宫发言人卡尼10月6日说:“美国民众对于难以找到工作或丢掉饭碗的沮丧是可以理解的。”奥巴马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对运动表示理解,认为示威者有理由对现状表示不满。奥巴马还说,人民之所以表示愤怒,是因为华尔街没有遵守规则。拜登也说,运动源于现行政治系统运行失灵,“我们救助金融街的巨亨,却未能解决捉襟见肘的普通美国人的问题”。

                               运动走向尚难定论

    “占领华尔街”运动已如燎原之火延烧至美国各地,并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向美国之外蔓延。对于该运动最终会走向何方,以及会对美国社会产生何种影响,现在作结论为时尚早。不过,以下两种可能性我们都不能排除。
    一种可能是发展成对美国社会造成深远影响的运动。在美国历史上,当制度或者政府决策出现严重问题时,民众会起来要求改变,要求纠正,要求修补。如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60—70年代的反战运动等等。这类运动要求有领袖、有理念、有重大力量的介入,现在一些美国工会组织明确表示支持“占领华尔街”运动,似乎就是一个趋势。
    另一种可能是示威者闹腾了一阵便渐渐消停下去。就目前看来,“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参与者诉求十分复杂,对于政府应采取何种对策也没有明确答案。换句话说,该运动既无领袖,也无纲领,更无最终目标,还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运动。加之冬季将临,参与抗议的群众还能不能坚持下去也是个未知数。
    不过,美国民权运动在刚刚出现之时,也是诉求太多,重心不明,结果却撼动了整个国家,改变了美国社会。“占领华尔街”运动会不会发展成一场这样的运动,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10月20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