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几年来,"大集体大家饿肚子,分田单干就吃饱饭"的论调一直甚嚣尘上。在笔者看来,持这一论调的人,纯粹是第五个包子吃饱了就完全忘了前四个包子垫底的白眼狼。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用数据来说明中国人是怎么吃饱饭的。
先说耕地面积。《世界资源:1987》数据显示:中国耕地面积1950年16.2亿亩,1960年17.55亿亩,1970年19.05亿亩,1980年20.1亿亩。
从1950年到1980年这三十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增3.9亿亩。这3.9亿亩新增耕地,是前三十年开荒垦田运动的成果,也是改开后粮食增产的前提和基础。
再说水利灌溉系统。据《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大事年表》统计数据:新中国成立前,国内有大型水库6座,大中小水库1223座,总库容200亿立方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至1976年底27年间,建成大型水库302座,中型水库2110座,小型水库82000多座,共建成大中小水库85400多座,总库容4200亿立方;建设塘坝640多万处,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万亩以上的灌区5000多处,机电井209万眼,水利结合发电装机9000万千瓦;对包括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在内的大江大河进行了综合治理。
水利灌溉是粮食增产的先决条件,前三十年对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改开后农业生产抗旱排涝的基础和旱涝保收的前提。
还有化肥产能。据《大国根基》资料显示:1950年前,国内尚无化肥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完全依靠农家肥。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援华3个化肥厂投产,年产量突破10万吨;五十年代末,大连工人发明小型合成碳酸氢铵的方法,并开始全国推广;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新建7个大型氮肥厂;六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小化肥产业,到七十年代初,全国每个县都建有小化肥厂,十年间化肥产量增长70%。
从1972年开始,国家启动总额为43亿美元,后增加至51亿美元的“四三方案”,从美国、荷兰、日本、法国等国引进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这些项目从1973年至1975兴建,分别于1976年至1978年建成投产。
在"四三方案"实施的同时,国家还鼓励生产队大力培植草籽、满园春和农作物秸秆为基本内容的有机肥料的大面积种植,极大提高了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可以说,前三十年化肥和化工厂的建设投产以及农业有机生产,是改开后提高粮食产量的推进剂和加速器。
再就是品种优化。据《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著述:在粮食品种改良前的1949年,我国水稻平均亩产184公斤,全国粮食年产量2263.6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418斤。
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开启了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良种培育,六十年代取得突破性成果,到七十年代业已形成品质好、产量高的良种体系。
1976年,我国水稻平均亩产623公斤,全国粮食产量28631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611斤。27年间,水稻平均亩产增长439公斤,在人口增长3.95亿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反而增长200斤。
最后是人口方面。据《中国历年粮食总产量及其增长速度一览》显示:前三十年,我国呈现出的是粮食生产和人口生产双增长的态势。八十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后,人口增速开始波动、下滑,但维系农业增长的化肥生产和品种优化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也就是说,在化肥生产不断扩大和粮食品种持续优化而推动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口增速却在下降。此外,改开后“三线建设”停止、贸易壁垒打破、进出口粮食增幅、农业补贴工业政策调整等主客观因素变化,也是“吃饱饭”的重要原因。
就拿农业补贴工业来说,国家为了实现并尽快完成工业化,主要由农业来为工业积累原始资本(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的原始资本都来自于殖民掠夺)。也就是说,分田单干前不是农产品不够全国人民吃饱吃好,而是全国人民在省吃俭用,用出口农产品挣来的外汇来发展工业。而到分田单干的时候,国家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
总之,如果不是为了实现并尽快完成国家工业化,早在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六十年代,全国人民就能吃饱吃好。而即便是发展工业化,在化肥生产不断扩大和粮食品种持续优化而推动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可以肯定,就是不分田单干,照样很快就能吃饱吃好。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没有前三十开荒垦田、水利建设、农田改造、土壤改良、品种优化、化肥产能等一系列的农业改进,就是分田单干也吃不饱饭。
吃饱饭了,不但不感恩前三十年父辈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反而把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大集体污蔑成"大锅饭,大呼隆,越干越穷",简直比白眼狼还白眼狼。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