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双赢”之路——浙江临安环保见闻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3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双赢”之路——浙江临安环保见闻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双赢”之路 ——浙江临安环保见闻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片片翠竹摇青绿,金'...

“双赢”之路——浙江临安环保见闻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双赢”之路
——浙江临安环保见闻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片片翠竹摇青绿,金黄银杏照眼明。即使是在山寒水瑟的冬天,位于浙西山区的临安市依然色彩斑斓,一派生机。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时欣喜地发现,该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寻求生态与经济双赢,弹奏出一曲曲人与自然和谐的精彩乐章。
  “靠山吃山”山常青——找对路子是关键
  白沙村是一个海拔近千米、藏在山沟沟里的偏远村庄,在20年前“吃的是玉米糊、住的是竹叶棚”,其贫苦可想而知。而如今,这个村人均年收入超过7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森林旅游度假村。
  回想起这些变化,71岁的夏宏根老人很是感慨:“从前‘靠山吃山’,差一点把饭碗弄丢了;现在‘靠山吃山’,却端上了金饭碗——关键要看怎么个‘吃’法!”
  1983年,白沙村的山林承包到户,穷怕了的村民纷纷拿起斧头,上山砍树,烧木炭、卖木材。村民们的日子虽然好过了,山上的树木却一片片倒下,大自然的惩罚随之而来:1988年和1990年两次山洪爆发,房倒路垮,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1993年,在临安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王安国的帮助下,村民们收起了斧头,把目光转向山上的非木材资源——竹笋、茶叶、山核桃,搞起了深加工,这些不起眼的山货成了“摇钱树”。与此同时,裸露的山坡重新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率增加到97%,溪水变清了,多年不见的鸟兽又回来了。
  从1996年开始,白沙村又把目光转向旅游业,打出了“太湖源森林生态游”的招牌,办起了农家乐旅馆,摆起了茶社、山货摊。秀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使来自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游客乐而忘返。据介绍,如今村里60%的劳动力参与旅游业,仅此一项每人年均增收2000多元。
  白沙村的双赢之路是临安市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市地处钱塘江和太湖源头,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该市山区面积占到86%,经济建设“先天不足”。为此,该市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着眼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最佳结合点,大力培植竹子、山核桃、茶叶、蚕茧、杨桐等生态产业,既绿山川又富民。去年,该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6亿多元,农民人均收入5362元。与此同时,该市的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64%提高到目前的74.9%,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春天的竹笋三季鲜——科技支撑不可少
  雷笋,顾名思义是春雷响后才萌动出土的竹笋。而在临安市,雷笋由原来的春天出笋提前到头年秋天出笋,一年三季都有新鲜的雷笋远销杭州、上海,竹农们手中的钞票一年比一年多。
  雷笋何以能三季出笋?这得感谢被临安农民尊称为“财神菩萨”的林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摸索,林科人员发明了“覆盖催笋法”,使雷竹从山坡拓展到田里,出笋时间提前了半年,产量和品质都大大提高,笋价也成倍增长。
  如今在临安的山野乡村,雷竹随处可见,总面积已逾30万亩,临安因此成为苏浙沪地区最大的“菜竹园”。今年,该市农民仅雷笋一项总收入就达4.5亿元。
  原来产量低而不稳的山核桃,也是靠科技进步变成“摇钱树”的。市林业局的科技人员经过9年攻关,摸索出一套“山核桃丰产稳产综合技术”,使山核桃的产量比原来翻了一番。目前,临安的山核桃增加到30万亩,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60%和70%,每年为农民带来二三亿元的收入。
  市委书记王坚认为,要想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离不开科技支撑。“临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工业发展有很多限制。我们扬长避短,在科技进步上大做文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天目山上不见楼——宁愿增长慢一点,也不能牺牲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临安市的旅游业迅速崛起。去年,该市的旅游人次由1997年的40万猛增到235万,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
  高速发展的旅游业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记者在以“大树华盖闻九州”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采访时,看不见一所楼堂馆所,参天的柳杉、金钱松傲然挺立,被誉为“五世同堂”的野银杏王安然无恙,路边的密林中不时有鸟兽出没。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楼涛告诉记者,天目山虽然是临安目前唯一的国家4A级风景区,但“名不副实”——去年的游客也只有10多万人次,不到全市旅游总人数的1/20。这是临安市恪守“保护第一”原则的结果。据介绍,由于天目山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尚未出台,临安市在制订全市的旅游规划时故意对天目山低调处理,以免对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
  “宝贵的资源不仅属于临安,更属于全中国、全世界;绝佳的风景要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分享”,临安市市长方建生说,“正是由于这样的理念,临安市市委、市政府达成共识:宁愿GDP增长得慢一点,也不能牺牲环境谋求暂时的增长。”
  临安化工厂曾经是该市的龙头企业,所创税收占到全市的1/10。1996年,为使下游地区不受污染,临安市顶着700多名职工下岗的巨大压力,毅然对其实行关停。几年来,共关停并转造纸厂、印染厂等各类污染企业127家,每年损失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