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中国教育电视台策划2004年——关注热点创新栏目形成互动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2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教育电视台策划2004年——关注热点 创新栏目 形成互动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中国教育电视台策划2004年—— 关注热点 创新栏目 形成互动 本报记'...

中国教育电视台策划2004年——关注热点 创新栏目 形成互动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中国教育电视台策划2004年——
关注热点 创新栏目 形成互动
本报记者 陈原
  中国教育电视台明年可能面貌一新的消息最近不时传来,许多观众都很兴奋。
  别看现在的电视频道根本看不过来,但完全以知识教育为内容的电视台仅教育电视台一家,而且还是个国家台。其实,近两个月里,教育台的“教育方式”已经有所变化。老观众从“首播剧场”中发现了自己年轻时就熟知的故事;关心校园生活的学生和家长们在追踪报道里看见了各种矛盾纠葛背后的艰苦辛酸。他们感到,中国教育台不再是端着身板坐在那里灌输知识的平台,这里已经开始有了生活气息。
  没想到,中国教育电视台今年4月刚刚上任的康宁台长却认为在教育台明年的大改观里,这样的变化只是末节。康宁台长精明干练,说话准确简捷,但也不像所谓的女强人那一类。她说着说着也会天真地摇头晃脑地笑起来,还会趴在桌上皱眉头,讲一两句泄气话。她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学的是教育,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高级培训班学习公共管理,此外的经历挺简单,在教育部机关一呆就是18年,最风光的大概就是出任过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
  康宁台长对教育电视台过去的状况毫不隐讳,她说这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因为电视台天天面对观众,在播出市场里吃饭,谁都清楚是个什么模样。教育台资源丰富,4个频道加一个远程宽带网,覆盖全国,条件得天独厚,可惜一直受观念的束缚,把教育就看作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育台和受众的关系成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结果,节目高高在上,基本是告知、答疑再加解惑,外在的制作形态也是这副模样,呆板、拘谨、缩手缩脚。这样的播出形式让中国教育台的广告收入即使与各省级电视台相比,也只名列倒数第七位。
  教育电视台最近采取的一系列举动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公开向社会征求台标,邀请各行各界提意见,吸收外部力量参与明年的创新。
  中国教育台明年的改革将以塑造性格为主,康宁台长介绍,这就意味着每个栏目和节目都力求人格化,而不是千人一面。在塑造性格的同时,深入教育生活和社会生活。专题演播室栏目“西部教育”站在西部基层展现亮点,揭示难点,寻求支点,既有牵动情感的故事,又有政策的介绍与分析。“中国教育报道”,由观众易于接受的角度解读教育新闻,内容包括乱收费、毕业生就业、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等人们关心的问题。教育评论节目将由“关注”和“第一观察”组成,“关注”在焦点、热点、前沿问题上做文章,突出舆论监督功能,批评性报道占总节目量的1/3;“第一观察”则以教育视点出发进而透析社会热点。
  明年的教育电视台关注的教育,不再是旧意识中的小教育,而是一种大教育。
  康宁台长认为,过去教育台的教育理念基本是学校教育、书本知识教育,但是我们的社会如今面临的却是能力教育,这指的是生存能力,包含生活和就业两部分。拿到了文凭甚至是很高文凭的人不一定有实际工作能力,农民进城找事情也可能缺少能力,下岗之后寻求新职业或许没有能力,这就需要教育台把教育的视野扩大到全社会,扩大到所有人,扩大到各个领域。能力教育将是教育台今后的重点,为提高观众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服务。“中国职场”将面向人力资源市场,涉及供需动态、求职培训、行业分析、就业指导等方方面面,详细到告知观众求职时所需的衣着、举止、神态、应对;“保险中国”将面向家庭、面向师生,增强观众的保险意识;“你我同行”将直播老年人的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咨询。
  别看教育电视台一向以教育为主,但长期无法进入校园,更缺少吸引师生的魅力,好像教育台专为社会教育而设。改变面貌后的教育台将以走进校园、贴近师生、深入家长、服务教学为目标,将青少年作为自己全力争取的观众。时尚型的“概念中国”介绍最新文化潮流、最前沿的生活理念,展现青年文化的激情和动感;“青春的选择”里有各校园广播电台联合评选的“校园风行榜”,展示校园音乐、学生艺术、公益活动,让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自身兴趣充分发挥出来。
  康宁台长特别看重明年教育台的互动内容。她说,媒体最忌讳的就是自说自话,现在各电视台都已经把互动作为节目的基本要求,而教育台在这方面长期是弱项,其实,成功的现代教育本身就是互动。教育台明年不只是让老师教育学生,还设立一个由学生给老师打分的节目。没料到,报名参加的教师相当多,看来,想显示自己教学才华的老师并不少,不愿意被埋没的老师非常多,不畏惧现场考验的老师大有人在!
  教育电视台改革的信心虽强,但困难不少,究竟如何,明年看了再说。
  康宁台长特别认同一句话:牛奶是有保质期的,知识和牛奶一样,也有保质期,不是长效的。教育台的责任就是让观众在节目中不断获得当前需要的知识,更新从前的知识,学习将来的知识,永远汲取营养,也会告诉观众,学什么知识最经济最实用。
  明年开始改版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力推的节目,据康宁台长总结归类为四种:新闻咨询、校园时尚、能力素质、公益广告;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时尚学习、能力为先、服务为核。尽管将大量增加娱乐、艺术和各种文化内容,但所有的形式都是为了增强教育的可视性、观赏性服务的,并且用活泼的文娱表现形式介绍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及其时代的变革。节目还将以各类冲突、碰撞为引线,讨论相关的制度问题、法律问题,推出有关的古今中外知识。
  康宁台长对改革的前景也很坦然:既然要改变旧面貌,就少不了阻力、困难、矛盾,但市场是战场,教育台只有3条路:一是团结一致冲出去,二是被兼并,三是解散。改革后的教育台究竟如何,明年请观众评说。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