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关于历史剧的价值观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关于历史剧的价值观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关于历史剧的价值观 廖奔   目前历史剧创作引起媒介争论不休的话题,大都集中在价值观问题上,需要进'...

关于历史剧的价值观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关于历史剧的价值观
廖奔
  目前历史剧创作引起媒介争论不休的话题,大都集中在价值观问题上,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廓清。
  历史剧的功用,体现在它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上,这与一切文艺作品的功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表现对象和手段。认识价值,指的是历史剧展现出历史人物特定的人生过程,对于今天具有现实的启迪作用,能使我们以史鉴今,加深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审美价值,是通过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生状态的开掘和艺术重塑,选取特定的形式手段和风格样式进行形象展现,从而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娱乐价值,则是利用富有特色的叙事手段来满足观众情绪转移和精神放松的精神需求。
  这三重功用的具体实现呈胶着状态,互为影响和作用,难以彼此区分,体现为一个辩证的过程。但是在具体创作中,可能由于主体某种观念的支配,对于其中一项功用刻意强调和放大,就会出现效果的偏差。例如对认识价值的夸大导致影射剧学,让历史剧承担它无法负载的政治任务;对审美价值强调到极端就导致作品倾向性的迷失,泯灭了道德评判与历史评判的尺度,使人物面目善恶不分;对娱乐价值的盲目崇拜则导致媚俗主义的盛行,使文艺作品丧失了提升受众趣味与好尚的形而上作用。尤其目前大众文化十分流行与膨胀的情况下,历史剧创作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度影响,经常造成娱乐成分占据主导位置、历史则退位和缺席的情况。
  对于历史剧的评价,应该建立在三个基点之上,即道德评价、历史评价和审美评价,这三者的结合,构成我们观察历史剧的立体坐标。以往传统戏是只讲道德评价的,惩恶扬善,弘扬传统道德观。但是传统道德里虽然有恒定的美德部分,也包含许多特定时期统治阶级的话语代码。例如要求女性吃苦耐劳、温柔善良,这是正向的恒定的,但是压迫者也迫使她们遵从贞节观。时下历史题材影视剧作里随处可见的特权意识、独尊意识、女色意识等,都属于传统道德观里的封建性糟粕,是应该清除的。建国以来的历史剧创作,用辩证唯物史观重新观照历史,把过去许多被唯心主义扭曲了的历史、被统治阶级作了不恰当解释的历史,还原为本来面目。这时的历史剧评价更多强调历史真实的标准,增强了科学性和实证性,其负面则是时或挤压了文艺作品的艺术虚构功能,影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得比较忠实于历史真实的作品失去对戏说作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容易连带引起功能上的一种畸形发展:在文艺作品里寻找对历史的翻案性解释。本来文艺作品对历史是有解释功能的,但无限制扩张和开发它的这种负载力,就导致历史翻案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思潮的涌起,使得性格复杂化成为塑造历史人物的普遍准则,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精神内涵,但也经常引起人物基调——历史和道德走向的偏离。
  眼下对于历史剧创作议论纷纷的情形,是一种好现象。好在创作自由,心态放松,批评心态也比较放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反过来,我们也要及时廓清价值观方面的一些认识迷雾,以引导创作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