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四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0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四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 第3版(国际) 专栏: 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 杨'...

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四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

第3版(国际)
专栏:

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
杨开忠 马纳斯·查特基
  《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是整个地球生态复杂巨系统的一部分,地球环境不仅为人类社会生产提供自然资源,而且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服务,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长期掠夺式开发和利用,造成部分自然资源接近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各国和地区几乎无不把协调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议程和战略。然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在巴黎发表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表明,十年以来全球环境状况仍在恶化,经济的发展对商品、服务需求的增长,正在抵消环境改善的努力。环境退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对世界造成了6080亿美元的损失,这相当于此前40年中损失的总和。因此,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避免和克服二者之间的恶性互动,是人类赖以永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环境质量改善将提高生产率、增进人类健康和舒适,有利于经济发展;而环境退化将降低生产率,损害人类健康和舒适,威胁经济发展。因此,从根本上来讲,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部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是不要经济发展,而是要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框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是以从地球环境大量掠夺自然资源和向环境大量排放废弃物为基础的。继续沿袭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进一步导致全球性环境退化,破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各国和地区应当立即进一步行动起来,调整和改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南北经济关系几方面,建立起最大限度地与自然资源投入增加和环境污染脱钩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贫困是环境退化的重要根源。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贫困往往是环境退化的最根本的原因,他们长期处于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之中。经济发展是打破这一循环的根本出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应当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作为基本战略,帮助穷人发展经济,使他们走上致富之路。
  传统经济是以自然资源大量投入为基础的。与传统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它必然伴随单位产出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减少。因此,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转变应当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迈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内容。各国和地区应当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把“知识立国”、“知识立区”作为重要战略,鼓励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大力发展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为此,各国各地区应当投资于知识经济成长的基础,包括:(1)投资于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技能;(2)投资于创新的基础设施;(3)再造政府和数字化政府;(4)促进数字经济增长;(5)促进民间协作。
  经济系统是整个地球生态复杂巨系统的一部分,经济发展应当更加尊重生态原理,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最终实现有利于地球的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尊重和运用生态规律的经济,它建立在“资源利用——绿色产品——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基础上,已经是而且应该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各地区经济都应该适应和驾驭这一趋势,努力实现从以“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物质流动为基础的传统牧羊式经济向以“资源利用——绿色产品——资源再生”封闭式流程为基础的宇宙飞船式循环经济转变。为此,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应当:(1)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努力实现资源利用“减量化”目标;(2)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生产者而言,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者而言,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目标;(3)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高绿色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实现废弃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和无害化;(4)针对产业链的全过程,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提升环境容量,实现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性服务的生态化方向转型,力求经济系统在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5)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重组化”确立为经济立法的基本要求,为实现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提供法律保障;(6)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7)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为了实现世界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环境友好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因此,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平等的利用地球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环境问题是全球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结果,其中,由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长,人均占有和使用的地球环境资源水平高,因而它们在环境保护中理应承担相应的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发达国家应当在努力推动本国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变的同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帮助它们在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框架内发展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尽可能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环境友好的技术,帮助它们发展可持续的经济。
  (注:杨开忠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纳斯·查特基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